[发明专利]一种气相法制备微细粉的耐高温液体回流与出气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99337.2 | 申请日: | 2021-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742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钟笔 | 申请(专利权)人: | 钟笔 |
主分类号: | B01D1/00 | 分类号: | B01D1/00;B01D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曾晨 |
地址: | 315177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法制 微细 耐高温 液体 回流 出气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相法制备微细粉的耐高温液体回流与出气结构,包括供液体回流与出气共用的通道,在通道的外侧依次设置有保温结构及外壳;所述通道的下端伸出于所述壳体插入蒸发器内部与坩埚蒸发气出口连接;在所述外壳的下端设置有下连接部与所述蒸发器外壳连接,外壳的上端设置有上连接部与后序装置连接。本技术方案通过对内部流通管道连接口设计,保温设计与温度控制,使高温蒸气及可能已液化或固化的粒子随着载流气可以顺利通过液体回流与出气共用管道,并与其他设备的内部管道连接输送到下一个结构中;在此管道内出现的所需制备材料的固态顺利融化为液态,或汇聚产生的液态,都可以顺利通过此管道回流进入高温蒸发器内的坩埚内。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细粉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气相法制备微细粉的耐高温液体回流与出气结构。
背景技术
在使用蒸发冷凝气相法制备微细粉粒子时,是将所需制备的物质先经过高温加热气化后,再由气态经液态后固化成形的过程,因为所需制备的微细粉粒子为微观材料,多为纳米级、亚微米级或微米级粉末,成形的粒子尺寸较小,形成速度非常快,温度非常高,蒸气排出的技术原理虽然简单,但是实际运用却非常困难。在将蒸出排出坩埚内腔后,极易出现遇冷凝聚为液体或固体的情况,液体易流出坩埚外,导致物料损失,固体的出现易造成出口堵塞影响连续生产的持续进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相法制备微细粉的耐高温液体回流与出气结构,以解决在将蒸出排出坩埚内腔后,极易出现遇冷凝聚为液体或固体的情况,液体易流出坩埚外,导致物料损失,固体的出现易造成出口堵塞影响连续生产的持续进行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气相法制备微细粉的耐高温液体回流与出气结构,包括供液体回流与出气共用的管道,在管道的外侧依次设置有保温结构及外壳;
所述管道的下端伸出于所述外壳插入蒸发器内部与坩埚蒸发气出口连接;
在所述外壳的下端设置有下连接部与蒸发器外壳连接,外壳的上端设置有上连接部与后序装置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管道的材质为与制备的粉体材料在高温条件下不易产生物理或化学反应的材料。
进一步的,管道内部的温度在所制备的粉体材料的熔点温度以上,或处于制备的粉体材料的沸点与熔点温度之间。
进一步的,蒸发器内坩埚蒸发气出口、所述管道及所述后序装置的连接口三者横截面的形状和尺寸相同,或横截面的形状和尺寸不相同。
进一步的,蒸发器与管道连接处的内腔的内形与内径、外壳的内腔的内形与内径及后序装置与外壳连接处的内腔的内形与内径三者相同或相似,或内形与内径不相同;
若内形与内径不相同,连接处为台阶形连接、平缓变形连接,或将外壳设计为前后端壳体结构的内形与内径的中转变形体。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为多段连接或是与其它功能结构的外壳共用。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为夹套结构,并在外壳上设置有与夹套结构连通的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
进一步的,在管道外侧设置有固定结构。
进一步的,在管道外侧设置有加热设备。
进一步的,所述管道为多节拼接结构,相邻两节之间通过子母卡扣连接;或所述管道为前后端设备一体式结构中的此功能段。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技术方案通过对内部流通管道连接口设计,保温设计与温度控制,使高温蒸气及可能已液化或固化的粒子随着载流气可以顺利通过液体回流与出气共用管道,并与其他设备的内部管道连接输送到下一个结构中;在此管道内出现的所需制备材料的固态顺利融化为液态,或汇聚产生的液态,都可以顺利通过此管道回流进入高温蒸发器内的坩埚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钟笔,未经钟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993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