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传感技术的混凝土声发射损伤识别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97243.1 | 申请日: | 2021-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346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徐永峰;王海龙;褚少辉;宗希玥;郑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29/04 | 分类号: | G01N29/04;G01N29/14;G01N29/2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轻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28 | 代理人: | 黄辉本 |
地址: | 075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传感 技术 混凝土 声发 损伤 识别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声发射损伤识别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传感技术的混凝土声发射损伤识别系统,包括控制块,控制块上开设有导线孔,导线孔中贯穿有电线,控制块的一侧设置有铰接盘,铰接盘的一端侧固定的连接有地钉,且铰接盘的两侧均设置有螺栓,螺栓固定在控制块上,控制块的另一侧设置有控制板,控制板的一端延伸到控制块中,通过在电线上设置定位装置,将定位装置固定在建筑墙体或是其它建筑结构上,即可实现电线的方便灵活布线反复,这样可快速将声发器安装在待测建筑的一侧,而检测人员可以在建筑外围进行操作,提高整个检测工作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声发射损伤识别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传感技术的混凝土声发射损伤识别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基于传感技术的混凝土声发射损伤识别系统,工作时通过显示仪器设置在建筑外围,而将探测仪器设置在待测建筑旁,中间通过布设导线连接两个仪器,实现声发射损伤识别检测工作。
如果能够发明一种快速布线定位装置,可以实现方便快捷的布线,甚至将导线布设在墙体上,就能解决问题,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基于传感技术的混凝土声发射损伤识别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传感技术的混凝土声发射损伤识别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传感技术的混凝土声发射损伤识别系统,包括控制块,所述控制块上开设有导线孔,导线孔中贯穿有电线,所述控制块的一侧设置有铰接盘,所述铰接盘的一端侧固定的连接有地钉,且铰接盘的两侧均设置有螺栓,所述螺栓固定在控制块上,所述控制块的另一侧设置有控制板,所述控制板的一端延伸到控制块中,且控制板端部传动连接有气柱,所述控制板上贯穿有中心轴,所述中心轴的一侧设置有弹簧片和拦截块,所述弹簧片和拦截块设置在控制板中,导线孔一侧的控制块中开设有主管腔和排气管腔,所述气柱套接在主管腔中,所述主管腔的一端延伸到控制块外部,主管腔的另一端连通有排气管腔,所述排气管腔一端延伸到控制块外部,所述控制块上开设有方形板槽,控制块的方形板槽中设置有压力板,所述压力板的一侧连接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硬质管,所述硬质管一端延伸到压力板上开设的圆柱槽中,且硬质管的端部接触有弹簧,所述硬质管的另一端延伸到主管腔中,所述硬质管固定嵌入在控制块上,所述硬质管和排气管腔中均设置有气阀。
优选的,所述气阀包括密封球、密封筒和Y型架,所述密封筒为圆筒状且密封筒的中部贯穿有Y型架,所述Y型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密封球,所述密封球的直径大于密封筒的内径。
优选的,所述硬质管和弹簧活动套接在压力板上开设的圆柱槽中,所述弹簧的一端和压力板接触,弹簧的另一端接触有硬质管。
优选的,所述压力板形状为长条板状且板体的一侧壁上一体连接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凸出板,压力板的两侧均固定有凸出滑块,压力板上的凸出滑块部分延伸到控制块上的方形板槽内壁上开设的滑槽中。
优选的,所述控制板形状为方形板一端一体连接圆筒,控制板的圆筒凸出到控制块上开设的板槽中,且控制板的圆筒中活动套接有中心轴,中心轴端部固定在控制块上,中心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拦截块,所述拦截块的一端接触有波浪板状的弹簧片,所述拦截块和弹簧片设置在控制板的圆筒内腔壁上开设的弧形槽中。
优选的,所述控制板的圆筒一侧壁上固定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凸出齿,所述气柱的一侧壁上开设有若干齿槽,控制板和气柱啮合传动连接,所述铰接盘为圆板状且板体的侧壁为凸出弧面状,所述铰接盘契合设置在控制块上开设的圆盘槽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在电线上设置定位装置,将定位装置固定在建筑墙体或是其它建筑结构上,即可实现电线的方便灵活布线反复,这样可快速将声发器安装在待测建筑的一侧,而检测人员可以在建筑外围进行操作,提高整个检测工作的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未经河北建筑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972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