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页岩气保压取心降压解析计量装置及页岩含气量测量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95423.6 | 申请日: | 2021-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776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马新华;王红岩;周尚文;刘洪林;申卫兵;李晓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7/00 | 分类号: | G01N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赵燕力;韩嫚嫚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页岩 气保压取心 降压 解析 计量 装置 气量 测量方法 | ||
本发明为一种页岩气保压取心降压解析计量装置及页岩含气量测量方法,该装置包括气体导出管路、气体流量计量部和控制及显示部,气体导出管路的入口能与保压取心内筒连通,气体导出管路上串接有压力传感器和调压部,气体流量计量部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计量支路和第二计量支路,第一计量支路上设置大量程气体流量计,第二计量支路上设置小量程气体流量计;压力传感器、大量程气体流量计和小量程气体流量计均与所述控制及显示部电连接。本发明的页岩气保压取心降压解析计量装置可与保压取心内筒直接相连,不需打开筒体即可进行含气量测试,不需计算损失气量,测量结果准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质勘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页岩气保压取心降压解析计量装置及页岩含气量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的页岩气资源十分丰富,有良好的勘探开发前景。大力开发页岩气,对于满足我国持续快速增长的能源需求具有重要意义。页岩气是一种典型的非常规天然气,其储层特征与常规储层有较大不同。主要表现在,页岩气的赋存可分为两种状态:吸附气和游离气。而常规储层中的天然气主要以游离态赋存。页岩总含气量(吸附气+游离气)的确定对于页岩气储层评价和储量计算具有重要意义。页岩含气量参数是页岩气藏储层评价、地质选区、产能开发等勘探与开发的最基础和关键的参数,准确测量页岩含气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含气量的测试方法包括直接法和间接法(等温吸附法和测井法)等,直接法含气量测试是反映页岩含气量大小的最直接和最准确的手段。
直接法含气量测试即在页岩气井钻井现场进行快速的分析测试,这样能保证数据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对于页岩气井,采用常规取心技术,将样品取至地面后进行现场含气量测试,已是目前页岩气地质勘探中的重要评价方法和手段。但对于常规取心技术,气体(甲烷)在取心过程中会无法避免地大量散失,该部分气体的量(损失气量)无法测试。特别是对于目前正在大力开发的深层页岩气储层,其取心时间更长,压力更高,气体损失量会更大。为此,目前试验通过采用保压取心技术,减少气体在岩心取至地面的过程中的散失,这对于页岩含气量的准确测定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与保压取心相结合,需研发适用保压取心筒的页岩气保压取心降压解析计量装置。
由此,本发明人凭借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经验与实践,提出一种页岩气保压取心降压解析计量装置及页岩含气量测量方法,以匹配适用保压取心筒。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页岩气保压取心降压解析计量装置及页岩含气量测量方法,本发明的页岩气保压取心降压解析计量装置可与保压取心内筒直接相连,不需打开筒体即可进行含气量测试,不需计算损失气量,测量结果准确。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页岩气保压取心降压解析计量装置,包括气体导出管路、气体流量计量部和控制及显示部,所述气体导出管路的入口能与保压取心内筒连通,所述气体导出管路用于将保压取心内筒内页岩中气体导出至气体流量计量部;所述气体导出管路上串接有压力传感器和调压部,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页岩中气体的压力,所述调压部用于对页岩中气体进行调压减压;所述气体流量计量部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计量支路和第二计量支路,所述第一计量支路和所述第二计量支路的入口均与所述气体导出管路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一计量支路上设置大量程气体流量计,所述第二计量支路上设置小量程气体流量计;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大量程气体流量计和所述小量程气体流量计均与所述控制及显示部电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调压部和所述气体流量计量部之间设置干燥过滤器,所述干燥过滤器用于干燥页岩中气体。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大量程气体流量计的量程为2000ml/min,所述小量程气体流量计的量程为200ml/min。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大量程气体流量计和所述气体导出管路的出口之间设置第一电磁控制阀,所述第一电磁控制阀与所述控制及显示部电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小量程气体流量计和所述气体导出管路的出口之间设置第二电磁控制阀,所述第二电磁控制阀与所述控制及显示部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954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