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反冲洗型截止阀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95276.2 | 申请日: | 2021-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71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陈思良;谢洪文;张书恩;黄超煌;卢爱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沪航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00 | 分类号: | F16K1/00;F16K1/36;F16K1/42;F16K1/46;F16K1/48;F16K1/32;F16K27/02;F16K3/08;F16K31/60;F16L29/00;B08B9/032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9 | 代理人: | 赖开慧 |
地址: | 3623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冲洗 截止阀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反冲洗型截止阀,它主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截止阀的清洗难度大的问题,包括阀体、阀瓣盖、阀盖、阀杆、阀瓣组件,阀体上具有进水口、出水口以及流道,流道上设有阀座,阀座上设有一级密封面和二级密封面,阀杆穿设于阀体上,并通过阀瓣盖与阀体锁紧连接实现流道与外界的密封,阀盖锁紧于阀瓣盖上,阀盖与阀瓣盖之间且位于阀杆的周侧填充有填料,阀瓣盖的侧壁向上延伸有支撑部,支撑部上设有阀杆螺母,该阀杆螺母与阀杆螺纹连接,阀瓣组件设于阀杆的内端,通过转动阀杆,使得阀瓣组件依次与一级密封面和二级密封面接触,当一级密封面与阀瓣组件接触,实现阀体内部流道的冲洗,当二级密封面与阀瓣组件接触,使得截止阀的关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阀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反冲洗型截止阀。
背景技术
截止阀用途广泛,是所有阀门中密封最直接、最可靠的阀种,不仅适用于中低压,而且适用于低温、高温、高压、超高压等工况。截止阀的密封原理是依靠传动机构,将力通过阀杆传递到阀瓣密封面上,阀瓣密封面与阀座密封面通过挤压弹性变形原理,形成强制密封,密封面上无摩擦力,密封可靠。
由于管道内输送的介质中夹杂有杂质,在截止阀在长时间的使用中,介质中夹杂的杂质囤积于截止阀内表面,尤其是截止阀的出水端,在介质反复的浸湿、干燥,使得囤积于表面的杂质附着力更强,难以通过开启截止阀冲洗干净,需要间隔一段时间清洗一次。目前,介质阀的清洗大多是需要拆卸进行清洗,拆卸清洗过程不仅会损坏截止阀内的零件,并且降低截止阀的密封可靠性,同时,阀门的拆卸、安装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反冲洗型截止阀,它主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截止阀的清洗难度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反冲洗型截止阀,包括阀体、阀瓣盖、阀盖、阀杆、阀瓣组件,所述阀体上具有进水口、出水口以及连通进水口与出水口的流道,所述流道上设有阀座,所述阀座上设有一级密封面和二级密封面,所述阀杆穿设于阀体上,并通过阀瓣盖与阀体锁紧连接实现流道与外界的密封,所述阀盖锁紧于阀瓣盖上,所述阀盖与阀瓣盖之间且位于阀杆的周侧填充有填料,所述阀瓣盖的侧壁向上延伸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上设有阀杆螺母,该阀杆螺母与阀杆螺纹连接,所述阀瓣组件设于阀杆的内端,通过转动阀杆,使得阀瓣组件依次与一级密封面和二级密封面接触,当一级密封面与阀瓣组件接触,实现阀体内部流道的冲洗,当二级密封面与阀瓣组件接触,使得截止阀的关闭。
进一步的,所述阀瓣组件包括依次设于阀杆上的定位块、第一阀瓣和第二阀瓣,所述第一阀瓣的直径尺寸大于第二阀瓣的直径尺寸,所述定位块、第二阀瓣与阀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阀瓣可沿阀杆的轴向方向滑动,所述阀杆上位于定位块与第一阀瓣之间套设有弹簧,所述第一阀瓣上且环绕于阀杆周侧均匀分布有至少两个通孔,所述第一阀瓣的下周沿设有第一阀瓣密封面,所述第二阀瓣的下周沿设有第二阀瓣密封面,当截止阀关闭时,第一阀瓣密封面与一级密封面接触,第二阀瓣密封面与二级密封面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阀瓣包括呈板状结构的主体以及由主体的下周沿向下延伸设置的延伸部,使得第一阀瓣形成倒立的“凵”型结构,所述第二阀瓣分布于第一阀瓣内部,且两者之间形成与通孔连通的第一流道,所述通孔设于主体上,所述第一阀瓣密封面设于延设部的下端沿。
进一步的,所述阀座包括中部开口与流道连通的阀座本体,所述阀座本体上沿其径向方向向内依次凹设有第一环形槽和第二环形槽,使得阀座本体上位于第一环形槽与第二环形槽之间形成隔板,所述第一环形槽的深度尺寸大于第二环形槽的深度尺寸,所述一级密封面设于第一环形槽的底面,所述二级密封面设于第二环形槽的底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环形槽上靠近第一环形槽的侧面上设有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隔板上位于第一环形槽的侧面呈倾斜面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隔板的厚度尺寸为3mm~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沪航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沪航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952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