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黑水虻处置农业废弃物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94265.2 | 申请日: | 2021-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154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胡志鑫;唐传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艾布鲁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B09B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9 | 代理人: | 梁灵周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高***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黑水 处置 农业 废弃物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黑水虻处置农业废弃物的装置,它包括有养殖棚1,养殖棚1两端为山墙,山墙中部设有大门,养殖棚1两侧为侧墙,侧墙下部设有下部风扇,下部风扇上方的侧墙上设有窗户;两个大门之间的养殖棚1内预留有中间通道,中间通道两侧的养殖棚1内设有养殖池组;养殖棚1顶部设有屋顶,屋顶为斜坡石,屋顶表面铺设有石棉瓦。采用本方案能有效减少和控制农业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不仅可以实现农业废弃物的快速减量,还可以实现高值化利用,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采用黑水虻处置农业废弃物的装置。
背景技术
黑水虻为腐生性的水虻科昆虫,能够取食禽畜粪便和生活垃圾,生产高价值的动物蛋白饲料,因其繁殖迅速,生物量大,食性广泛、吸收转化率高,容易管理、饲养成本低,动物适口性好等特点,从而进行资源化利用,其幼虫被称为“凤凰虫”,成为与蝇蛆、黄粉虫、大麦虫等齐名的资源昆虫,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推广,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处理鸡粪、猪粪及餐厨垃圾等废弃物方面,现有的黑水虻养殖区采用室外敞开式养殖,这种养殖方式受天气影响较大,同时收集难度大,养殖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采用黑水虻处置农业废弃物的不仅可以实现农业废弃物的快速减量,还可以实现高值化利用的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采用黑水虻处置农业废弃物的装置,它包括有养殖棚1,养殖棚1两端为山墙,山墙中部设有大门,养殖棚1两侧为侧墙,侧墙下部设有下部风扇,下部风扇上方的侧墙上设有窗户;两个大门之间的养殖棚1内预留有中间通道,中间通道两侧的养殖棚1内设有养殖池组;养殖棚1顶部设有屋顶,屋顶为斜坡石,屋顶表面铺设有石棉瓦。
所述的屋顶顶部设置有顶部通风口,养殖棚1内腔边缘处的地面上设有下挖形成的排水沟,排水沟围绕在黑水虻养殖区2-1四周。
所述的屋顶底部设有支架,支架采用DN50、DN32 mm钢管焊接形成,支架边缘分别由相应的侧墙、山墙顶部承托。
所述的养殖池组由若干个鲜虫养殖池构成,鲜虫养殖池排列在中间通道两侧,鲜虫养殖池边缘处采用砖混砌筑形成池边,鲜虫养殖池内腔底部逐渐收缩形成投食池,投食池池壁与投食池底的夹角为45℃,投食池转角处均采用弧形圆滑过渡;池边顶部设有下凹形成的桶槽,桶槽的数量大于2,每个桶槽内活动放置有一个鲜虫收集桶。
所述的鲜虫收集桶采用塑料材料制作成形,鲜虫收集桶呈圆筒形,鲜虫收集桶的内径为13~15 cm,高为18~20 cm。
本发明在采用上述方案后,利用黑水虻对小规模分散式农业废弃物进行处置,能有效减少和控制农业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不仅可以实现农业废弃物的快速减量,还可以实现高值化利用,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鲜虫养殖池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投食池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艾布鲁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艾布鲁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942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