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核磁共振穿刺用定位引导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93816.3 | 申请日: | 2021-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698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文;任文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建文;任文铭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在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7271 | 代理人: | 殷盛江 |
地址: | 257029 山东省东营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核磁共振 穿刺 定位 引导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磁共振穿刺用定位引导装置,包括底座、定位机构、引导器本体、激光器安装架、激光器、拉伸圆管、定位管、引导杆、第一固定环、第一滑槽、第二固定环与第二滑槽,所述底座顶部的右端设置有定位机构,所述引导器本体设置于定位机构的右端,所述激光器通过激光器安装架设置于定位机构上,所述拉伸圆管设置于定位机构的正左端,所述定位管与拉伸圆管螺纹连接,所述引导杆垂直设置于定位管上,所述第一滑槽通过第一固定环设置于定位机构左侧的上部,所述第二滑槽通过第二固定环设置于定位机构左侧的下部。本发明通过激光进行定位,同时利用定位管进行引导校准穿刺位置,稳定性高,平衡性良好,提高核磁共振穿刺精度,具有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穿刺装置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核磁共振穿刺用定位引导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代医学的救治中,对恶性肿瘤来说其病理分类、分型甚至基因检测是否有突变,是疾病诊疗过程中的首要问题,其诊断结果直接诀定了抗肿瘤药物的使用及疗效,成为了疾病诊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步。其中在诊疗过程中,会配合使用核磁共振,核磁共振成像是一种利用核磁共振原理的最新医学影像新技术,对脑、甲状腺、肝、胆、脾、肾、胰、肾上腺、子宫、卵巢、前列腺等实质器官以及心脏和大血管有绝佳的诊断功能。与其他辅助检查手段相比,核磁共振具有成像参数多、扫描速度快、组织分辨率高和图像更清晰等优点,可帮助医生“看见”不易察觉的早期病变,已经成为肿瘤、心脏病及脑血管疾病早期筛查的利器。
但是在现有核磁共振穿刺的操作中稳定性较差,会使穿刺过程中出现一些偏差,导致穿刺精度下降。为此,为了克服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核磁共振穿刺用定位引导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核磁共振穿刺用定位引导装置。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核磁共振穿刺用定位引导装置,包括底座、定位机构、引导器本体、激光器安装架、激光器、拉伸圆管、定位管、引导杆、第一固定环、第一滑槽、第二固定环以及第二滑槽,所述底座顶部的右端设置有定位机构,所述引导器本体设置于定位机构的右端,所述激光器通过激光器安装架设置于定位机构上,所述拉伸圆管设置于定位机构的正左端,所述定位管与拉伸圆管螺纹连接,所述引导杆垂直设置于定位管上,所述第一滑槽通过第一固定环设置于定位机构左侧的上部,所述第二滑槽通过第二固定环设置于定位机构左侧的下部。
上述的一种核磁共振穿刺用定位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防滑垫。
上述的一种核磁共振穿刺用定位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凹槽与定位座,所述凹槽设置于定位机构的右端,所述定位座设置于定位机构的左端。
上述的一种核磁共振穿刺用定位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器安装架包括圆盘座体与激光槽口,所述圆盘座体设置于激光器安装架的底端,所述激光槽口设置于激光器安装架的顶端。
上述的一种核磁共振穿刺用定位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圆管与所述定位管之间的尺寸相适配。
上述的一种核磁共振穿刺用定位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环与第二固定环设置为相同的型号参数。
上述的一种核磁共振穿刺用定位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设置为相同的型号参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该种核磁共振穿刺用定位引导装置可通过激光进行定位,同时利用定位管进行引导校准穿刺位置,稳定性高,平衡性良好,提高核磁共振穿刺的精度,具有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激光器安装架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建文;任文铭,未经陈建文;任文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938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