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保热拌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92938.0 | 申请日: | 2021-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68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厉学武;冯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朝科路桥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95/00 | 分类号: | C08L95/00;C08L63/00;C08L23/08;C08K13/06;C08K3/26;C08K3/34;C08K9/10;C08K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500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中***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沥青 混合 料及 制备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环氧沥青的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环保热拌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环保热拌沥青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环氧树脂20‑30份;基质沥青35‑65份;环氧树脂固化剂0.4‑1.5份;钙铝型水滑石10‑20份;纳米插层阻隔剂5‑10份;热拌沥青的制备方法为:称取基质沥青并将基质沥青升温至155‑165℃;将环氧树脂、钙铝型水滑石和纳米插层阻隔剂混匀并预热至90‑130℃;将三者与基质沥青混匀后,加入环氧树脂固化剂,搅拌5‑10min。本申请的沥青混合料适用于隧道等场合的道路铺设作业,具有阻燃性强的优点;另外,本申请的制备方法对环氧树脂、钙铝型水滑石和纳米插层阻隔剂预热,避免了温度骤升导致钙铝型水滑石和纳米插层阻隔剂的失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环氧沥青的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环保热拌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道路建设成为国家基础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在道路建设的过程中,沥青作为铺设原料和道路整修原料,已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的道路铺设;但沥青是易燃物,若发生火灾,不仅会损坏路面结构,还会对行人的人身安全带来威胁,因此,相关技术中大多在隧道等路段铺设阻燃沥青。
申请公布号为CN108752947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阻燃抑烟沥青及其制备方法,该沥青包括基质沥青:65%-75%;有机硅树脂:8%-20%;阻燃剂:3%-8%;改性抑烟剂:5%-15%;增塑剂:1%-5%;异味中和剂:5%-10%,其中,阻燃剂选用硼酸锌、八钼酸铵等;上述沥青燃烧热解时,硼酸锌、八钼酸铵等阻燃剂受热释放结晶水,水在高温下生成水蒸气等气体,对沥青表面的氧气起到稀释作用,具有一定的阻燃性。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当上述沥青铺设在隧道等道路中时,由于隧道等处的环境较为封闭,热量难以及时散出,此时,若硼酸锌等阻燃剂消耗完全,上述沥青的阻燃性会显著降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沥青难以适用于隧道等封闭道路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环保热拌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环保热拌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环保热拌沥青混合料,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环保热拌沥青混合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
环氧树脂20-30份;基质沥青35-65份;环氧树脂固化剂0.4-1.5份;钙铝型水滑石10-20份;纳米插层阻隔剂5-10份。
本申请的基质沥青热解燃烧时,基质沥青中的轻质组分受热挥发成气体,在热量的作用下,挥发气体在该沥青体系中形成气泡,并缓慢向沥青表层鼓动;纳米插层阻隔剂在沥青体系中形成若干纳米插层,纳米插层在气泡的带动下,逐渐向沥青表层聚集,最终在沥青表面堆积成隔离片层,对空气起到隔绝作用,从而起到阻燃效果;但是隔离片层由纳米插层堆积而成,强度较低,难以稳定地对空气起到隔绝作用;钙铝型水滑石的分子式为Ca4Al2(OH)12CO3·4H2O,受热后分解成氧化铝、氧化钙、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在基质沥青中形成气泡,氧化铝和氧化钙在气泡的鼓动下,逐渐附着在隔离片层上,增加了隔离片层的结构强度,从而增强了隔离片层的阻燃能力,增加了沥青混合料的阻燃性。
本申请通过钙铝型水滑石和纳米插层阻隔剂配合,能够在沥青表层形成阻隔片层,隔绝了空气,阻燃效果优异,适用于隧道等封闭道路;此外,钙铝型水滑石为阴离子型层状物质,与基质沥青、环氧树脂混合时,钙铝型水滑石薄层能够吸附毒害气体,显著减轻了施工时的异味,使得该沥青混合料绿色环保。
优选的,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
环氧树脂24-26份;基质沥青45-48份;环氧树脂固化剂1-1.2份;钙铝型水滑石16-18份;纳米插层阻隔剂6-8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朝科路桥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朝科路桥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929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