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上无公害生态水稻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89251.1 | 申请日: | 2021-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147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李望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望金 |
主分类号: | A01G22/22 | 分类号: | A01G22/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4400 湖南省岳***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上 公害 生态 水稻 种植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上无公害生态水稻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种子预处理:选择优质的且不低于二级的水稻品种,对种子进行晾晒,晾晒时间为30‑48H,晾晒完成后对种子进行初次浸泡,初次浸泡时间为12‑20H,然后对种子进行清洗,清洗完成后再次进行浸泡,再次浸泡时间为36‑60H,浸泡后进行催芽,待露白后进行播种;S2、育种:首先选择合适的育种托盘,并对育种托盘进行消毒,然后在育种托盘内铺设2‑3CM的营养土,然后将露白的种子均匀播种在育种托盘内。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水上无公害生态水稻种植方法,主要在于种植方法操作简单,减少化学肥料和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减少病虫害,降低秧田治理的劳动程度和成本,避免生态污染,形成无公害生态循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稻种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上无公害生态水稻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水稻所收获的稻穗去壳后俗称大米,是我国主要食品之一,水稻除使用外可以酿酒、制糖、作为工业原料等,用途广泛,目前所常用的水稻种植方法,在实际种植过程中仍存在不足,易产生病虫害,水稻产量和品质低,且在种植过程中大量使用化学肥料和农药,造成生态污染,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水上无公害生态水稻种植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水稻种植方法存在的易产生病虫害,水稻产量和品质低,且在种植过程中大量使用化学肥料和农药,造成生态污染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水上无公害生态水稻种植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上无公害生态水稻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种子预处理:选择优质的且不低于二级的水稻品种,对种子进行晾晒,晾晒时间为30-48H,晾晒完成后对种子进行初次浸泡,初次浸泡时间为12-20H,然后对种子进行清洗,清洗完成后再次进行浸泡,再次浸泡时间为36-60H,浸泡后进行催芽,待露白后进行播种;
S2、育种:首先选择合适的育种托盘,并对育种托盘进行消毒,然后在育种托盘内铺设2-3CM的营养土,然后将露白的种子均匀播种在育种托盘内,播种后在种子表面再覆盖0.5-1CM的营养土,覆盖完毕后均匀进行洒水,并在洒水完成后铺盖地膜,待苗出齐后撤去地膜,待秧苗生长至9-12CM时对秧苗进行灌水浸泡,浸泡时间为4-6天;
S3、整地:选择平整、便于排灌且保水保肥的秧田,以每亩800-1000公斤的比例撒生石灰,并对秧田进行深耕30-40CM,深耕完成后暴晒8-10天,暴晒后铺撒生态肥,并再次进行深耕,使生态肥均匀分布在土壤内,并将秧田面整平,进行蓄水浸泡,蓄水高度比秧田平面高度高5-8CM,浸泡时间为3-5天;
S4、移栽:将灌水浸泡后的秧苗移栽至秧田中,且移栽后的秧苗之间的间隙为8-12CM,移栽后进行日常灌溉、追肥和病虫害管理,移栽后8-10天向秧田中放养鱼、虾、泥鳅等种苗,待水稻生长至深水期时,选择性追加投放役鸭;
S5:收获:待稻穗垂下呈金黄时,对水稻进行收获,且适时收获水产。
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涉及的初次浸泡稻种的溶液为40%强氯精200倍液或40%福尔马林500倍液。
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涉及的再次浸泡稻种的溶液为50%多菌灵和5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或者50%福美双500倍液。
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涉及的催芽温度在破胸前保持在应控制在32-38°C,露白后温度应控制在25-28°C,湿度保持在75%-85%,且保持种芽通风。
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涉及的营养土为细碎的稻草、畜禽粪便和瓜果皮发酵液其中的一项或多项混合而成粪肥,且粪肥与土的比例为1:3,充分混合后即为营养土。
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涉及的育苗温度应控制在20-30°C,且使育苗托盘表面保持湿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望金,未经李望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892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