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桩承台的承重力检测装置以及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88994.7 | 申请日: | 2021-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611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杨显达;马盛元;龚敦红;陈海滨;刘建智;陈必微;陶璐;黄侄祥;陈佳嘉;陈世明;陈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E02D27/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瓯***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桩承台 承重 检测 装置 以及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检测装置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桩承台的承重力检测装置以及检测方法,其包括设置于地面上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压紧机构,所述支撑架包括两个支撑柱,两个所述支撑柱位于高桩承台相对的两侧,两个所述支撑柱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部设置有千斤顶,所述千斤顶远离支撑杆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远离支撑杆的一端与高桩承台的上端面抵接;两个所述支撑柱的一侧开设有支撑孔;所述压紧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穿设于支撑孔内,第一固定杆的上方设置有配重块,本申请具有提高安全性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检测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桩承台的承重力检测装置以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高桩承台是指底面在地基表面以上的桩基承台,承台把其上的荷载分配给桩基,桩基再把荷载传到地基中。
相关技术中高桩承台的承重力检测装置如图1所示,检测装置包括千斤顶14、固定柱17、支撑平台7、支持块8和配重块22,固定柱17设置在高桩承台 6上,千斤顶14设置到固定柱17上。支持块8设置若干个,并堆叠在高桩承台 6的两侧,当支持块8的高度高于千斤顶14的高度时,将支撑平台7设置到支持块8的上方,最后往支撑平台7上放置若干个配重块22,使配重块22与支撑平台7的作用力大于千斤顶14向上的作用力。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上述检测装置整体高度较高,在搭建检测装置或者检测装置检测时,支持块8或配重块22摆放不到位,容易使检测装置重心偏移时,从而使检测装置坍塌,造成工作事故。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检测装置检测时的安全性,本申请提供一种高桩承台的承重力检测装置以及检测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高桩承台的承重力检测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高桩承台的承重力检测装置,包括设置于地面上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压紧机构,所述支撑架包括两个支撑柱,两个所述支撑柱位于高桩承台相对的两侧,两个所述支撑柱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部设置有千斤顶,所述千斤顶远离支撑杆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远离支撑杆的一端与高桩承台的上端面抵接;两个所述支撑柱的一侧开设有支撑孔;所述压紧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穿设于支撑孔内,第一固定杆的上方设置有配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紧机构对第一固定杆施加向下的作用力,检测时,千斤顶启动,千斤顶对高桩承台施加向下的作用力,同时对支撑杆施加向上的作用力,使支撑架受到向上的作用力,千斤顶对支撑架施加的作用力与压紧机构对支撑架抵接,使支撑架不易移动位置,从而顺利检测出高桩承台的承重力;另外通过支撑架和第一固定杆的设,使得配重块无需堆放较高,降低检测装置的整体高度,使检测装置的重心降低且不易偏离,提高检测装置的安全性。
可选的,所述地面设置有第一承载件和第二承载件,所述第一承载件和第二承载件远离地面的一端均与第一固定杆的下端面抵接,所述第一承载件和第二承载件分别位于支撑架沿支撑孔轴线方向的两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没有设置第一承载件和第二承载件时,第一固定杆的支撑面只有支撑孔的下端面与第一固定杆接触的面积,当配重块对第一固定杆的作用力增加时,第一固定杆容易弯折;通过设置第一承载件和第二承载件对第一固定杆支撑,使第一固定杆的下端面有多个支撑面,使第一固定杆不易弯折损坏。
可选的,所述第一承载件包括设置于地面上的第二固定块以及设置于第二固定块上的弹性块,当第一固定杆与支撑孔的下端面抵接时,第一固定杆与弹性块抵接,弹性块处于压缩状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固定杆对弹性块施加作用力,使弹性块形变,使第一固定杆不易移动,提高第一固定杆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第一承载件设置有多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889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