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物膜净水栅搭配水生植物浮床修复池塘水环境的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088119.9 申请日: 2021-01-22
公开(公告)号: CN112919643A 公开(公告)日: 2021-06-08
发明(设计)人: 张建铭;陈彦良;张家海;吴真;黄雅贞;杨明皓;刘德亭 申请(专利权)人: 赣州市水产研究所
主分类号: C02F3/34 分类号: C02F3/34;C02F3/30;C02F3/32;C02F101/16;C02F101/30;C02F103/20
代理公司: 重庆市信立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0 代理人: 陈炳萍
地址: 341100 江西*** 国省代码: 江西;36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生物膜 净水 搭配 水生植物 修复 池塘 水环境 方法
【说明书】:

本发明属于水环境修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生物膜净水栅搭配水生植物浮床修复池塘水环境的方法,池塘长方形,水泥护坡,底质砂壤土;采取混养模式;将尼龙栅填料系结于绳索后垂直悬挂于池塘水面下,水面以上两端用木桩固定在池埂,水面中间部分用泡沫浮球支撑;浮床用绳索固定在池塘中央;在陆地上播种空心菜种子,空心菜培植后移栽到浮床,空心菜长满浮床后及时进行收割,收割好的空心菜直接丢入投饵台附近喂鱼;投喂草鱼全价配合饲料;施用复合型芽孢杆菌,施用EM菌调节水质。实现了对养殖池塘水质的生态净化和修复,大幅提高了养殖水体的安全性、稳定性和饲料的利用率,加上生物浮床上栽种的空心菜收割后用来喂鱼,节省了饲料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环境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物膜净水栅搭配水生植物浮床修复池塘水环境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最接近的现有技术:淡水养殖是中国水产养殖的主要形式和水产品供应的重要来源,据统计,2018年全国淡水养殖面积514.646万公顷,占水产养殖总面积的71.58%,淡水养殖产量2959.84万吨,占全国水产品养殖总产量的59.3%。然而随着人们盲目追求高利润,中国传统池塘水产养殖的各种问题逐渐显现,主要表现为:高密度养殖、大量投喂饲料与滥用渔药,导致鱼体排泄物、残留饵料和残留渔药等污染物大量聚集池底,不仅引起池塘自身水质恶化、病害频发,而且因为通过大量换水来更替污染水体,导致临近水域富营养化,生态系统遭受破坏。因此,开发一种成本低、污染小、修复能力强等特点的池塘水环境修复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目前,中国水产养殖水环境修复技术及其特点主要包括:

1、物理修复法。利用物理作用去除养殖水体中的悬浮物或其它水生生物,如野杂鱼、浮游动物、水草等,处理方法包括曝气、过滤、沉淀、吸附等,其处理过程不会改变污染物的化学性质,但是避免了水体中有毒物质积累。物理修复法的缺点是工程量大,投入的人力物力成本非常高。

2、化学修复法。利用化学作用促使养殖水体中污染物中和、沉淀和氧化还原等,处理方法包括在水体中加入氧化剂、络合剂、消毒剂等化学药剂。化学修复法的缺点是成本较高、作用不稳定、副作用大、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3、生物修复法。包括植物修复法、动物修复法和微生物修复法,主要利用植物、动物、微生物的吸收、吸附、转化来降解水体中的毒害物质和控制藻类,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副作用小、修复效果良好和适用范围广等特点,目前成为池塘水产养殖环境控制的研究前沿与热点。

本发明专利中,应用的生物修复方法如下:

(1)微生物修复法:生物膜净水栅是由线性尼龙栅栏垂直填料构在两根绳索中,作为微生物群落的载体形成生物膜,生物膜通过与空气、水充分混合转化和降解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简便、占用空间小、处理效率高等优点。

(2)植物修复法:水生植物浮床是利用生物浮床在水面上种植蔬菜等植物,通过植物根系吸附、吸收和转换水体中过剩的营养物质,水生植物还可以供鱼类食用,起到改良水质、节约成本、美化景观的作用。

(3)动物修复法:通过合理放养鲢、鳙等滤食性鱼类,抑制藻类的生长,防止水体富营养化,放养的草鱼、三角鲂等食草性鱼类,食用种植的空心菜,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饲料成本。

目前,国内单独采用生物膜净水栅或水生植物浮床对池塘养殖水质改良效果等方面已有相关报道,但是综合利用生物膜净水栅和水生植物浮床搭配修复池塘水环境方面的研究未见文献报道。究其原因,物理和化学修复法具有简便快捷等特点,但是成本高,并会产生一些后遗症,因此目前水产养殖中常用的修复方法是生物修复法,而受生产成本、经营规模、理论知识和养殖理念等的影响,养殖者往往单独使用某一种生物修复方法来调控水质,忽视了池塘的自我净化和缓冲能力是有限的,水质因子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尤其是随着养殖的深入,当放养密度、饵料投喂和渔药使用等干预因子超过了池塘的负荷时,就会造成水质和底质的恶化。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赣州市水产研究所,未经赣州市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881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