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道路用下水道窨井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85247.8 | 申请日: | 2021-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813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赵俞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凯盛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12 | 分类号: | E02D29/12;E02D29/14;E03F5/02;E06C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孙清晓 |
地址: | 210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道路 下水道 窨井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道路用下水道窨井结构,包括固定安装于井口端的井边,井边内安装井盖,所述井盖的底部设置有一凸部,凸部穿过井边上的通孔伸出于下端面,所述井边底部一侧设置一延伸部,延伸部底部开设有一个转动腔,转动腔内转动安装一伸缩式的爬梯,所述爬梯的顶部设置有一转动连接块,转动连接块与延伸部之间通过一转轴以及扭力弹簧弹性铰接,所述转动连接块的底部设置有伸缩杆,伸缩杆插入于爬梯顶部设置的伸缩孔内。本发明可大大增加大雨量天气下时的井盖的稳定性,防止井盖雨天时被冲走,且即使井盖不在,也能利用爬梯作为井口位置的防护,大大增加安全性,在正常使用时又能利用爬梯来压紧井盖,使得井盖的使用更加的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道路安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道路用下水道窨井结构。
背景技术
下水道的顶部一般设置有大量的井盖,在马路上我们经常看到有大量的窨井盖,这些窨井盖的结构比较的单一,窨井盖在使用久后容易松动,在强暴雨天气下时,水流会冲走松动的井盖,这是由于窨井盖容易松动,没有一个安全防护能力,不足以能够抵抗水流的冲击,且一旦井盖不在井口,则很有可能造成行人坠井的问题,危险性极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种道路用下水道窨井结构,借助一个弹性的爬梯,能够有效解决上述不足,且当井盖丢失时,能够利用折弯的窨井盖对井口进行一个防护,防止行人的跌落,能够大大增加安全性。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道路用下水道窨井结构,包括固定安装于井口端的井边,井边内安装井盖,所述井盖的底部设置有一凸部,凸部穿过井边上的通孔伸出于下端面,所述井边底部一侧设置一延伸部,延伸部底部开设有一个转动腔,转动腔内转动安装一伸缩式的爬梯,所述爬梯的顶部设置有一转动连接块,转动连接块与延伸部之间通过一转轴以及扭力弹簧弹性铰接,所述转动连接块的底部设置有伸缩杆,伸缩杆插入于爬梯顶部设置的伸缩孔内,所述转动连接块相对凸部一侧设置有一压紧浮动部,位于压紧浮动部上端的凸部上设置有定位杆,正对定位杆的凸部上设置有定位孔,当挤压压紧浮动部时,将定位杆顶出并插入于凸部上开设的定位孔内,所述爬梯的底部面向水流流动方向一侧设置有一密封挡板。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压紧浮动部的内侧端固定粘接一密封气囊,密封气囊设置于转动连接块上开设的凹腔内,密封气囊的另一端与凹腔底面固定粘接;定位杆设置于转动连接块上设置的凹孔内,凹孔内固定设置有一顶出气囊,顶出气囊一端与凹孔内壁固定粘接,另一端与定位杆的插入端端面粘接,顶出气囊与密封气囊之间通过导管连接导通。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密封气囊的外部还套装有一复位弹簧,用于压紧浮动部的复位,扭力弹簧的弹力小于复位弹簧的弹力。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爬梯的底部设置有定位插杆,爬梯底部向着下水道底面延伸,且下水道的底面设置有一凸起部,凸起部上正对定位插杆的位置设置有定位插孔,当爬梯相对伸缩杆向下移动后使得定位插杆插入于定位插孔内。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当井盖安装于井边上后,爬梯相对井边撑开,压紧浮动部与凸部的外壁面压紧,此时爬梯与水平面之间垂直。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密封挡板为一块实心板,其两端向着爬梯两端延伸,用于增加与水的接触面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一、本发明的井盖在正常使用时,利用爬梯的弹性压紧力稳定一边,防止井盖的松动,增加稳定性;
二、本发明的井盖在丢失后,爬梯实现井盖的限位后,会向上翻起,其与水平面相对平行后覆盖在井口底部,作为一个安全防护,当井盖安装后,用于撑开爬梯;
三、本发明在发生暴雨天气时,能够利用下水道内水流的冲击力冲击在爬梯上,利用爬梯上的定位杆插入于井盖的定位孔内,用于定位井盖,防止井盖从井口内分离,达到防止井盖被冲走的目的。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凯盛国际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凯盛国际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852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