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废弃植物纤维生产复合饲草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084074.8 | 申请日: | 2021-0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157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 发明(设计)人: | 张坤明;李金魁 | 申请(专利权)人: | 乌鲁木齐美露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K10/37 | 分类号: | A23K10/37;A23K10/12 |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合纵专利商标事务所 65105 | 代理人: | 周星莹;汤洁 |
| 地址: | 830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废弃 植物纤维 生产 复合 饲草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废弃植物纤维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是一种废弃植物纤维生产复合饲草的方法,包括对无法被利用的废弃植物纤维或已经被利用过的植物纤维废弃物进行微生物加工处理。本发明能够显著降低废弃植物纤维中的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成为畜类、禽类能够食用的饲草,提高植物纤维废弃物的利用效益,其所述的复合饲草由于充分考虑了畜禽的生理需求和特点,使其适口性极好;相关生产过程简单,不造成二次污染;生产成本低,生产原料可以就地取材;很适合农村集体经济或种养殖专业户投资生产,并为农业植物废弃物的利用提供了一条全新的途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弃植物纤维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是一种废弃植物纤维生产复合饲草的方法。
背景技术
多少年来,农业产品废弃的植物纤维一直是困扰农民的问题,通常的做法就是焚烧,这既污染了环境,还浪费了资源。最理想的阙状态就是对农业废弃的植物纤维再利用,使其资源化。但过去的一些已知的技术,或有其应用的局限性、或资源化率不理想、或其成本太高、或不可避免地给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因此,研发一种畜禽适口性好、成本低、无污染、效率高的可以将农业废弃的植物纤维变成复合饲草的方法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废弃植物纤维生产复合饲草的方法,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农业废弃植物纤维难以再利用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废弃植物纤维生产复合饲草的方法,按下述方法进行:第一步,将废弃植物纤维破碎处理;第二步,将破碎处理的废弃植物纤维膨化处理至140℃至160℃,然后对膨化处理后的废弃植物纤维进行降温;第三步,当膨化处理后的废弃植物纤维的温度降至60℃至80℃时,向废弃植物纤维中加入酿酒酵母菌和植物乳杆菌;第四步,将加入酿酒酵母菌和植物乳杆菌的废弃植物纤维密封7天至15天后得到复合饲草。
下面是对上述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废弃植物纤维采用玉米秸秆、棉花秸秆、辣椒秧秸秆、菊花秸秆、薰衣草秸秆和核桃青皮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上述酿酒酵母菌和植物乳杆菌的比例为30:70,按所得复合饲草重量的0.5%添加两种微生物菌种。
上述第三步中,酿酒酵母菌和植物乳杆菌是以菌液形式均衡地喷洒在膨化处理后的废弃植物纤维上,菌液的水分含量为50%至75%。
上述第一步中,废弃植物纤维破碎处理至3厘米至5厘米。
本发明通过对无法被利用的废弃植物纤维或已经被利用过的植物纤维废弃物进行微生物加工处理,能够显著降低废弃植物纤维中的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成为畜类、禽类能够食用的饲草,提高植物纤维废弃物的利用效益,其所述的复合饲草由于充分考虑了畜禽的生理需求和特点,使其适口性极好;相关生产过程简单,不造成二次污染;生产成本低,生产原料可以就地取材;很适合农村集体经济或种养殖专业户投资生产,并为农业植物废弃物的利用提供了一条全新的途径。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本发明中所提到各种化学试剂和化学用品如无特殊说明,均为现有技术中公知公用的化学试剂和化学用品;本发明中的百分数如没有特殊说明,均为质量百分数;本发明中的溶液若没有特殊说明,均为溶剂为水的水溶液,例如,盐酸溶液即为盐酸水溶液;本发明中的常温、室温一般指15℃到25℃的温度,一般定义为25℃。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该废弃植物纤维生产复合饲草的方法,按下述方法进行:第一步,将废弃植物纤维破碎处理;第二步,将破碎处理的废弃植物纤维膨化处理至140℃至160℃,然后对膨化处理后的废弃植物纤维进行降温;第三步,当膨化处理后的废弃植物纤维的温度降至60℃至80℃时,向废弃植物纤维中加入酿酒酵母菌和植物乳杆菌;第四步,将加入酿酒酵母菌和植物乳杆菌的废弃植物纤维密封7天至15天后得到复合饲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乌鲁木齐美露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乌鲁木齐美露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840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声纹识别方法及声纹识别系统
- 下一篇:一种微创手术器械定位方法和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