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寒冷地区浅层地热交换系统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83441.2 | 申请日: | 2021-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334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冯彦胜;连佳;彭家成;张伟;韦春瑞;高飞龙;张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第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T10/13 |
代理公司: | 青岛致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36 | 代理人: | 王巧丽 |
地址: | 730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寒冷 地区 地热 交换 系统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寒冷地区浅层地热交换系统及其施工方法,交换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进风管、地埋管、出风管和室内进风管,地埋管连接有集水井,进风管的上端位于地面以上且进风口处设有防尘罩,其下端与地埋管连接,室内进风管的进风口处安装有新风检测仪,新风检测仪外设有仪器保护箱。施工流程包括定位放线、沟槽开挖、安装管道、管道定位、管道试压、进风管的顶端进风口处安装防尘罩和保护罩、室内进风管的进气口一端安装新风检测仪和仪器保护箱、管道回填。本发明利用地层对自然界的冷、热能量的储存作用来降低建筑物的空调采暖负荷,地热作为清洁能源,环境效益显著,施工难度小,施工周期短,为寒冷地区开发使用清洁能源创造了条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风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寒冷地区浅层地热交换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传统能源资源日益紧缺,急需开发新型清洁能源替代资源。浅层地热能资源储量巨大,分布广泛,可循环利用,且具有开采成本低、技术成熟、不受地理环境影响、节能环保等明显优势,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利用蓄存在土壤中的地热能(地下2.5~3m以下的土壤温度保持恒定间)可对室内空气进行冷却或加热,以改善室内空气环境,达到降低建筑物的空调采暖负荷。但目前利用浅层地热能改善室内空气温度的应用很少,尤其是缺少其应用过程采用的方式和途径。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指出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寒冷地区浅层地热交换系统及其施工方法,利用地层对自然界的冷、热能量的储存作用来降低建筑物的空调采暖负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寒冷地区浅层地热交换系统,包括平行设置的多组通风管,所述通风管包括进风管、地埋管、出风管和室内进风管,所述进风管竖向设置,进风管的上端位于地面以上且进风口处设有防尘罩,进风管的下端位于地面以下且与地埋管的一端连接,相邻的两根地埋管之间连接有集水井,地埋管的另一端连接出风管,所述出风管的出风口与室内进风管连接,所述室内进风管的进风口处连接有支管,所述支管上安装有新风检测仪,所述新风检测仪外设有仪器保护箱。
优选地,所述防尘罩内安装有300mm ELIXAIR过滤网。
优选地,所述防尘罩外设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采用钢化玻璃制作。
优选地,所述进风管与地埋管之间及地埋管与出风管之间均通过90°全环氧双承弯头相接。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一种寒冷地区浅层地热交换系统的施工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开挖沟槽,对原土基础进行压实处理,在原土上铺设20cm厚中砂,进行密实处理;
(2)平行埋设多根通风管,首先安装地埋管,然后依次安装进风管、出风管、室内进风管,多根通风管同步安装,相邻管道之间净距离为0.6m,最内侧管道距离墙体0.8m,管道埋设最低点距离正负零为2m,按照2%进行放坡;
(3)安装定位卡件,对地埋管进行定位加固,每两根地埋管之间设置一处集水井;集水井设置在管道埋设的最低点;
(4)通风管安装完毕后,在沟槽回填之前进行管线气压试压;
(5)气压试压合格后,在进风管的顶端进风口处安装防尘罩,防尘罩外采用不锈钢方钢连接钢化玻璃形成保护罩;
(6)在室内进风管的进气口一端安装新风检测仪,在新风检测仪的外部安装仪器保护箱;
(7)管道回填,首先对管道两侧进行回填,填塞密实,确保管道不会晃动;然后进行分层回填、压实。
优选地,所述通风管采用DN300球磨铸铁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第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甘肃第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834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