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针对外卡取款的动态货币转换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80646.5 | 申请日: | 2021-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624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吕绍洲;郭敏鸿;蔡跃进;袁国能;刘书斋;万兵;徐小琳;郑凯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20/38 | 分类号: | G06Q20/38;G06Q20/40;G06Q40/04;G07F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兰台律师事务所 11354 | 代理人: | 张峰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对 取款 动态 货币 转换 方法 装置 设备 介质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针对外卡取款的动态货币转换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方法包括:将所述本地币取款金额和外卡币种发送至第一服务器,以使所述第一服务器向第二服务器发送汇率查询请求,使得所述第二服务器向所述自动取款机返回加码后的汇率;展示所述汇率、所述本地币取款金额、以及外币的入账金额;在确定所述外卡持卡人选择DCC方式取款后,将所述汇率、所述本地币取款金额、以及所述外币的入账金额发送至所述第一服务器,以使所述第一服务器将所述汇率、所述本地币取款金额、以及所述外币转发至第三服务器;在确定所述第三服务器完成入账后,出钞给所述外卡持卡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外卡取现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申请涉及一种针对外卡取款的动态货币转换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动态货币转换(DCC,DYNAMIC CURRENCY CONVERSION),发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加勒比海地区,当时商家们把当地货币转换为美元账户,在这个过程中经常需要外卡持卡人支付非常高的货币转换费用。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欧洲的跨国汽车租赁公司、跨国连锁酒店和零售商中开始出现多币种处理机制。这些商家想接受单一的货币结算,并且对多种货币交易处理进行集中管理。由此,在全球部署货币转换平台势在必行,商家们也必须规避外汇风险。
由于外卡持卡人需要实时获悉其消费本国货币时应用的货币转换汇率,并且收单银行也因为损失这部分的收益而对国际性卡组织不满,因此Visa及MasterCard等国际卡组织进行了进一步调整,他们开始允许收单行向发卡行提交外卡持卡人账户本币为单位的交易。
虽然有部分银行提供的动态货币转换费用会有少部分的收费率折扣,但银行仍然取得了客观的收益。大多数外汇转换时的差价基于每日实时的Visa和MasterCard跨行清算系统的汇率。相对于现行方法,外卡持卡人往往更能够从DCC获得良好或略微更好的外汇价格。他们一定会得到更好的转换费提示。
在现有技术总,持卡人付出取款和汇兑手续费,收单行收取款手续费,发卡行收汇兑手续费,卡组织收取款手续费和汇兑手续费,然而,卡组织需要在清算日才能进行货币兑换,卡持卡人往往无法实时知道真实取现金额、取款手续费以及兑手续费。
发明内容
本申请针对现有方式的缺点,提出一种针对外卡取款的动态货币转换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用以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针对外卡取款的动态货币转换方法,应用于自动取款机,包括:
在确定外卡持卡人已将自动取款机被放入外币金融卡的情况下,响应于所述外卡持卡人的第一操作,展示金额输入界面;
响应于所述外卡持卡人在金额输入界面的金额输入操作,确定出所述外卡持卡人待取出的本地币取款金额;
将所述本地币取款金额和外卡币种发送至第一服务器,以使所述第一服务器向第二服务器发送汇率查询请求,使得所述第二服务器向所述自动取款机返回加码后的汇率;
展示所述汇率、所述本地币取款金额、以及外币的入账金额;
在确定所述外卡持卡人选择DCC方式取款后,将所述汇率、所述本地币取款金额、以及所述外币的入账金额发送至所述第一服务器,以使所述第一服务器将所述汇率、所述本地币取款金额、以及所述外币转发至第三服务器;
在确定所述第三服务器完成入账后,出钞给所述外卡持卡人。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将所述本地币取款金额和外卡币种发送至第一服务器,包括:基于ATMC,将所述本地币取款金额和外卡币种通过ATMP发送至第一服务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806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