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漏洞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76005.2 | 申请日: | 2021-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692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张勇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57 | 分类号: | G06F21/57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立方律师事务所 11330 | 代理人: | 张筱宁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 漏洞 检测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漏洞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其中,该应用漏洞检测方法包括:获取检测对象,检测对象包括目标应用的安装包;根据预先构建的软件开发工具包SDK类别集合中的SDK类别,对检测对象的源代码进行聚类,得到至少一个SDK,SDK包括属于同一个SDK类别的源代码;通过应用程序接口API调用分析,确定SDK中待测代码片段的特征;根据指定漏洞构建的漏洞识别模型,对待测代码片段的特征进行应用漏洞检测,得到待测代码片段是否存在指定漏洞的检测结果。本申请实施例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应用漏洞检测存在漏检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申请涉及一种应用漏洞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终端上可安装的应用越来越丰富,并且每一种应用程序所具备的功能也逐渐增多,以便于更好地提供终端用户丰富的娱乐体验。
目前,应用中除了集成通用的功能之外,还会使用第三方提供的SDK(SoftwareDevelopment Kit,软件开发工具包)来扩展应用的功能,例如,人脸识别功能、支付功能、地理位置服务功能等等。随着应用的安装包(APK,Android Packet)在终端运行,应用本身的源代码以及SDK的源代码即整合在一起,以便于应用在终端运行时能够通过SDK的加载向终端用户提供扩展的功能。
然而,现有的应用漏洞检测通常针对应用本身的源代码进行,而规避了SDK的源代码,忽略了因引入SDK导致应用本身存在漏洞的可能性,此种情况下,将造成应用漏洞检测存在漏检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申请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漏洞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应用漏洞检测的存在漏检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一种应用漏洞检测方法,包括:获取检测对象,检测对象包括目标应用的安装包;根据预先构建的软件开发工具包SDK类别集合中的SDK类别,对检测对象的源代码进行聚类,得到至少一个SDK,SDK包括属于同一个SDK类别的源代码;通过应用程序接口API调用分析,确定SDK中待测代码片段的特征;根据指定漏洞构建的漏洞识别模型,对待测代码片段的特征进行应用漏洞检测,得到待测代码片段是否存在指定漏洞的检测结果。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一种应用漏洞检测方法,包括:根据目标应用的安装包向服务器发起漏洞检测请求,使得服务器响应于漏洞检测请求,按照如上的应用漏洞检测方法对目标应用中的SDK进行应用漏洞检测;接收服务器返回的关于目标应用中SDK的检测结果。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一种应用漏洞检测装置,包括:应用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检测对象,检测对象包括目标应用的安装包;集合获取模块,用于根据预先构建的软件开发工具包SDK类别集合中的SDK类别,对检测对象的源代码进行聚类,得到至少一个SDK,SDK包括属于同一个SDK类别的源代码;特征获取模块,用于通过应用程序接口API调用分析,确定SDK中待测代码片段的特征;结果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指定漏洞构建的漏洞识别模型,对待测代码片段的特征进行应用漏洞检测,得到待测代码片段是否存在指定漏洞的检测结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装置,还包括:第一目标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训练对象,第一训练对象包括第一训练应用的安装包;集合构建模块,用于根据第一训练对象的源代码构建SDK类别集合。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目标获取模块,包括:请求下载单元,用于如果监测到第三方应用平台存在应用更新,向第三方应用平台发送针对更新应用的下载请求,使得第三方应用平台响应于下载请求推送更新应用的安装包;安装包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更新应用的安装包,将接收到的更新应用的安装包作为第一训练对象存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760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