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时血压估算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74455.8 | 申请日: | 2021-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717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李毅彬;魏耀广;李洋;李胜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心永(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021 | 分类号: | A61B5/021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胡晓男 |
地址: | 100192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时 血压 估算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实时血压估算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实时血压估算方法,包括:获取当前用户的个体参数信息以及采用两种方式测量得到的脉搏波信号的实时特征信息;根据个体参数信息及预设类别,确定当前用户所属预设类别;利用当前用户所属预设类别对应的预设血压基础模型,得到血压基础值;将脉搏波信号的实时特征信息输入预设血压微调模型,得到血压微调值;将血压基础值及血压微调值叠加得到当前用户的实时血压估算结果。本发明解决了脉搏波信号的建模分析不准确,且生理状态变化后导致建模分析过程繁琐的问题,能够得到准确的实时血压估算结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血压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实时血压估算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脉搏波信号分析流程为:先采集并对信号做预处理(滤波、放大等),再提取心动周期,然后在每个周期内提取特征点,最后对特征点进行建模分析,流程如图1所示。
但现有技术中的建模分析过程存在如下问题:
其一,由于输入的标定数据量比较少(不可能要求用户反复输入用其他设备测量的血压值),很可能由于外界干扰、读数误差等因素引入单次测量误差,导致参数拟合不准确。
其二,如果人体生理状态发生变化,比如:生病、饮酒、吃药、剧烈运动等,都会对这些参数产生影响。按照已有方法,需要重新使用其他设备测量血压标定数据,操作过程繁琐。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脉搏波信号的建模分析不准确,且生理状态变化后导致建模分析过程繁琐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实时血压估算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实时血压估算方法,包括:
获取当前用户的个体参数信息以及采用两种方式测量得到的脉搏波信号的实时特征信息;
根据个体参数信息及预设类别,确定当前用户所属预设类别;
利用当前用户所属预设类别对应的预设血压基础模型,得到血压基础值;
将脉搏波信号的实时特征信息输入预设血压微调模型,得到血压微调值;
将血压基础值及血压微调值叠加得到当前用户的实时血压估算结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个体参数信息划分用户的预设类别;所述根据个体参数信息划分用户的预设类别,包括:
根据初始分类所需各个体参数信息及第一预设规则,将用户进行初始分类,得到多个第一类别;
根据第二预设规则确定二次分类所需各个体参数信息的得分;
在每个第一类别中,基于所述得分将该第一类别中的用户进行二次分类,得到每个第一类别中的多个第二子类别,各第一类别中的每个第二子类别为一个预设类别。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选地,所述个体参数信息,包括生理参数、生活习惯和疾病;其中,所述生理参数至少包括性别、年龄、身高及体重。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建立预设血压基础模型;所述建立预设血压基础模型,包括:
获取对同一用户采用两种不同方式测量得到的第一脉搏波信号和第二脉搏波信号,以及同步测量得到的血压信息;
提取第一脉搏波信号的实时特征信息和第二脉搏波信号的实时特征信息;
提取每个预设类别的用户对应的用户标定血压数据,其中,所述用户标定血压数据,包括:第一脉搏波信号的实时特征信息和第二脉搏波信号的实时特征信息,及同步测量得到的血压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心永(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清华大学,未经心永(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744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