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冷电机转子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73119.1 | 申请日: | 2021-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867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发明(设计)人: | 谢百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达可尔汽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32 | 分类号: | H02K1/32;H02K1/30;H02K7/00;H02K9/19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7 | 代理人: | 姜瑞祥;白洪长 |
地址: | 31545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转子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冷电机转子,是针对现有同类小型汽车电机产品中转子结构设计欠佳导致油冷效果较差,生产装配较为不便的技术问题而设计。该电机转子的转轴一端外径设有齿轮,转轴的另一端设置于支架内的支架中心孔,支架外径的铁芯槽内设有通过端盖固定于支架的转子铁芯;其要点是所述转轴的转轴中心孔为中空,转轴的转轴中心孔处内壁与支架的支架中心孔之间设有与支架内油路一端相通的油孔,转轴的油孔处内径小于两侧内径,支架内油路的另一端与转子铁芯的内壁相通。转轴的油孔绕轴芯部位钻孔设置,转轴的转轴环形凹槽与支架的支架中心孔外径之间形成内凹腔体;支架的铁芯槽内设有等距分布的腰形槽,腰形槽与转子铁芯的内壁之间形成外凹腔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发动机的转子,是一种油冷电机转子。
背景技术
电机在工作时会产生热量,这些热量必须及时排出,否则会影响电机工作状态和使用寿命。常用的电机冷却方式为风冷和液冷两种,而由于油的热容量大,因此常用于冷却电机。而传统的油冷式电机结构主要针对定子部分进行冷却,对转子的冷却采用将油喷到转子旋转叶片上,由叶片搅动进行冷却。如中国专利文献中披露的申请号201521072970.9,授权公告日2016.05.25,实用新型名称“压缩机专用无轴承直联永磁同步油冷电机”;再如中国专利文献中披露的申请号201620387763.0,授权公告日2016.08.31,实用新型名称“油冷电机”。该冷却方式只能通过转子表面进行冷却,而对于转子内部无法进行有效冷却,其冷却结构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才能进一步提高其冷却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向本领域提供一种油冷电机用的油冷电机转子,使其解决现有同类小型汽车电机产品中转子结构设计欠佳导致油冷效果较差,生产装配较为不便的技术问题。其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油冷电机转子,该电机转子包括转轴、支架、转子铁芯和端盖,转轴的一端外径设有齿轮,转轴的另一端设置于支架内的支架中心孔,支架外径的铁芯槽内设有通过端盖固定于支架的转子铁芯;其结构设计要点是所述转轴的转轴中心孔为中空,转轴的转轴中心孔处内壁与支架的支架中心孔之间设有与支架内油路一端相通的油孔,转轴的油孔处内径小于两侧内径,支架内油路的另一端与转子铁芯的内壁相通。从而转轴内中空设计的转轴中心孔为冷却用主油路,支架内的油路为主要流通部位,该电机转子作为油冷电机冷却系统使用。
所述支架内两侧的环形槽内外侧分别设有等距分布的螺钉孔和通孔,支架内的油路设置于螺钉孔之间。从而使支架内的油路设计不影响支架的原设计和正常装配使用。
所述转轴的油孔绕轴芯部位钻孔设置,油孔处的转轴外径设有大于油孔直径的转轴环形凹槽,转轴环形凹槽与支架的支架中心孔外径之间形成内凹腔体。上述结构进一步增强了转轴与支架之间储油空间,形成局部储油空间。
所述转轴与支架的支架中心孔之间过盈配合,支架的支架中心孔处外径设有与所述转轴环形凹槽对应的支架环形凹槽,支架环形凹槽的深度小于转轴环形凹槽的深度。上述结构进一步保证了内凹腔体的储油空间进一步提高,并不对转轴和支架产生影响。
所述支架的铁芯槽内设有等距分布的腰形槽,腰形槽与转子铁芯的内壁之间形成外凹腔体。从而外凹腔体和内凹腔体的两个凹腔体形成局部储油空间。
所述转子铁芯的内壁设有等距分布的缺口,转子铁芯的缺口与支架的油路处孔口对齐。从而便于上述转子铁芯与支架之间的油路进一步形成。
所述转子铁芯一侧支架的油路处孔口设有大于支架内油路直径的过渡孔。 上述结构便于转子铁芯与支架之间油路的对接。
所述转子铁芯内的外径一侧两两呈V字形分布并对称设置的异形磁铁孔,异形磁铁孔呈斜向矩形,异形磁铁孔的相抵一侧底部设有大端角,该侧顶部设有小端角,小端角对称另一侧顶部设有中端角,两组异形磁铁孔与另一两组磁铁孔之间设有开口槽,开口槽的底部设有相通的椭圆槽。上述为一种具体转子铁芯的具体实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达可尔汽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达可尔汽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731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