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含液油泥分布式进料热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73077.1 | 申请日: | 2021-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306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陆强;陈水渺;马善为;孙宝林;赵延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博霖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0 | 分类号: | C02F11/10;C10B53/00;C02F10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惠智天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81 | 代理人: | 王芳 |
地址: | 102206 北京市昌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含液 油泥 分布式 进料 装置 | ||
1.一种高含液油泥分布式进料热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油泥存储槽(1)、油泵(3)、分布式进料装置(4)和链板式热解装置(5);其中:
所述油泥存储槽(1)用于存储油泥;
所述分布式进料装置(4)包括油泥主管(41)、若干分布式布料器(42)、布料室(43)、若干油泥分管(44)以及油泥排管(46);所述油泵(3)连接所述油泥存储槽(1)和所述油泥主管(41)以向所述分布式进料装置(4)中输送油泥;所述布料室(43)设置于所述油泥主管(41)下方,所述分布式布料器(42)为柱状,自上而下分层错位排列设置于所述布料室(43)内;所述布料室(43)下方为横向并联的凹槽结构的所述油泥分管(44),所述油泥分管(44)下方出口分别连接所述油泥排管(46);
所述链板式热解装置(5)包括链板(51)和进料口(52),所述链板(51)位于所述进料口(52)下方,自所述进料口(52)送入的油泥落在所述链板(51)上;所述油泥排管(46)的出口与所述链板式热解装置(5)的所述进料口(52)相连以向所述链板式热解装置(5)中输送油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布式进料装置(4)还包括吹扫口(47),所述吹扫口(47)开在所述油泥主管(41)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布式进料装置(4)的所述油泥分管(44)上部采用锥形漏斗设计,锥角为60°~9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料室(43)为梯形台状,包括相互平行的梯形盖板(431)和底板(432),以及两块矩形的侧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布式布料器(4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孔(421)和定位孔(422),所述盖板(431)和所述底板(432)上分别设置有匹配所述分布式布料器(42)数量的位置成对排列的第二固定孔(4311)和定位柱(4321);若干所述分布式布料器(42)通过所述第一固定孔(421)与所述第二固定孔(4311)重合固定,以及所述定位柱(4321)插入所述定位孔(422),相互平行的固定在所述盖板(431)和所述底板(432)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布式布料器(42)为圆柱形、三棱柱或四棱柱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布式布料器(42)在所述布料室(43)内共布置3~5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泥排管(46)与所述进料口(52)采用法兰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布式进料装置(4)还包括电磁阀(45),所述电磁阀(45)安装在所述油泥排管(46)中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热解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过滤油泥的栅格(2);所述栅格(2)布置在所述油泥存储槽(1)的中部,将所述油泥存储槽(1)分隔为前后两部分,外界送入的原始油泥先存储于所述油泥存储槽(1)的前部,所述油泵(3)连接所述油泥存储槽(1)的后部抽取经所述栅格(2)过滤后的油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博霖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博霖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7307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