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鼻病的药物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72646.0 | 申请日: | 2021-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911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柳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 | 分类号: | A61K36/899;A61P11/02;A61P11/04;A61P37/08;A61K33/44;A61K33/10;A61K35/36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孙莉莉 |
地址: | 22300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药物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鼻病的药物,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制成:生地15g、丹皮10g、赤药6g、黄芩炭10g、黑山栀10g、藕节15g、白茅根15g、润元参15g、花蕊石10g、小苏10g、侧柏叶10g、沉香1.5g、阿胶10g、生大黄6g、怀牛膝10g,体弱血不足者加黄花30g、归身15g。其对治疗鼻过敏、鼻咽炎等鼻病有良好效果,且还具有健脾益气补肾、增加免疫力的功效,中草药成分,副作用较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治鼻药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鼻病的药物。
背景技术
鼻是人体呼吸道的一个重要门户和起始端,鼻病是一个极为广泛的常见病,多发病。
常见鼻病的致病因素包括:(1)气候:当气温变化较大时,无论是骤冷或骤热均易使鼻粘膜受到刺激而易患急性或慢性鼻炎;(2)周围环境:当工作或生活环境处于干燥,粉尘或有害物质污染的情况下,很容易使鼻粘膜受到刺激和损害;(3)不良生活习惯:如经常挖鼻子,拔鼻毛,致使鼻腔皮肤破损和毛囊损伤而继发感染;并易损伤鼻中隔静脉血管网,导致鼻出血;(4)用药不当:如鼻部长期滴用血管收缩剂,特别是滴鼻净,可引起药物性鼻炎,使病人的鼻塞症状更难以解除;(5)受鼻临近器官病变的影响:如扁桃体炎,咽炎等,可因病变蔓延,炎症扩散而影响鼻子,引发鼻病;(6)全身因素:如贫血、糖尿病、风湿病等,均可使机体抵抗力降低及鼻腔粘膜血液循环障碍而引发鼻病。
常见鼻病的发病因素包括:(1)遗传因素:有变态反应家族史者易患此病,患者家庭多有哮喘、荨麻疹或药物过敏史;(2)鼻粘膜易感性:易感性的产生源于抗原物质的经常刺激,但其易感程度则视鼻粘膜组织中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的数量和释放化学介质的能力;(3)抗原物质及食入性变应原:前者指通过呼吸吸入鼻腔,此类变应原多悬浮于空气中,后者指由消化道进入人体而引起鼻部症状的变应原物质,其作用于鼻粘膜的方式十分复杂,至今仍不甚清楚,牛奶、蛋类、鱼虾、肉类、水果,甚至某种蔬菜,都可成为变应原。
近年来治疗鼻病的方法和药物较多,如手术、激光、微波、等离子等西医治疗方法手术痛苦较大,目前也有一些中草药物治疗鼻病,但治疗效果一般,服用不方便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鼻病的药物,其对治疗鼻过敏、鼻咽炎等鼻病有良好效果,且还具有健脾益气补肾的功效,中草药成分,副作用较小。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具体方案为:
一种治疗鼻病的药物,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制成:生地15g、丹皮10g、赤药6g、黄芩炭10g、黑山栀10g、藕节15g、白茅根15g、润元参15g、花蕊石10g、小苏10g、侧柏叶10g、沉香1.5g、阿胶10g、生大黄6g、怀牛膝10g,体弱血不足者加黄花30g、归身15g。
优选地,所述药物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适量的生地、丹皮、赤药、黄芩炭、黑山栀、藕节、白茅根、润元参、花蕊石、小苏、侧柏叶、沉香、生大黄、怀牛膝;或者称取适量的生地、丹皮、赤药、黄芩炭、黑山栀、藕节、白茅根、润元参、花蕊石、小苏、侧柏叶、沉香、生大黄、怀牛膝、黄花、归身;
(2)研磨:研磨花蕊石,通过目数为150-200筛网筛出粉末,留着备用;
(3)煎煮提取,将步骤(1)、(2)的药材和纯净水煎煮2-3h,过滤得煎液,然后再在滤渣中加入4-5倍纯净水煎煮2-3h,过滤得煎液,混合两次所得的煎液,留着备用;
(4)将适量阿胶烊或者热水冲,将溶化或者冲化的阿胶加入步骤(3)中的备用煎液中;
(5)步骤(4)的混合液直接饮用,每日一剂;轻症3-5天,重症8-9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未经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726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