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姿态角度自调式沿空留巷智慧型控顶装置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72114.7 | 申请日: | 2021-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90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辛亚军;李风铭;郭亚博;武忠英;武让;候可可;赵志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23/12 | 分类号: | E21D23/12;E21D2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4000 河南省焦作***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姿态 角度 调式 沿空留巷 智慧型 装置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姿态角度自调式沿空留巷智慧型控顶装置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姿态角度自调式沿空留巷智慧型控顶装置四个系统构件陆续放在工作面后方采空区巷道旁进行组装与调试;步骤二、智慧控制系统依据深度人脑决策系统方案自动给定智能控力柱初试力;步骤三、智慧控制系统控制双折叠护板展开,初步自采集数据;步骤四、深度人脑决策系统通过神经网络开始自主深度学习给出双面承压系统、姿态调节系统的响动参数;步骤五、智慧控顶系统动态控制控顶双面承压系统与姿态调节系统;步骤六、深度人脑决策系统给出回收方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巷旁支护装置的使用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姿态角度自调式沿空留巷智慧型控顶装置使用方法,属于巷道支护领域。
背景技术
沿空留巷传统巷旁支护方式多种多样,传统砌体墙法是一种较早采用巷旁支护方式,但是砌体墙法存在工程实施复杂,同时不能保证质量效果,其已经不能很好的服务于煤炭开采行业。巷旁充填技术成为之后巷旁支护领域的主流技术,但也存在着支护阻力、可缩性等力学性能与沿空留巷围岩变形不相适应的缺点,而且,现有的巷旁充填支护不能主动提供支护阻力,支护受到一定的局限性。
姿态角度自调式沿空留巷智慧型控顶装置是解决现有大变形沿空留巷围岩控制的重要设备,而本装置结构复杂,且存在多数不合理、不规范的操作情况,严重影响姿态角度自调式沿空留巷智慧型控顶装置的性能发挥。为了解决此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姿态角度自调式沿空留巷智慧型控顶装置使用方法,针对性地规范了姿态角度自调式沿空留巷智慧型控顶装置的操作步骤,实现了姿态角度自调式沿空留巷智慧型控顶装置性能的最大发挥,促进了矿山的安全高效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姿态角度自调式沿空留巷智慧型控顶装置使用方法对于应用该控顶装置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由于姿态角度自调式沿空留巷智慧型控顶装置结构比较复杂,在组装和使用过程中,一定要严格遵循使用方法说明,才能正确使用并得到理想的效果。
姿态角度自调式沿空留巷智慧型控顶装置使用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姿态角度自调式沿空留巷智慧型控顶装置的双面承压系统、姿态调节系统、智慧控制系统、深度人脑决策系统陆续放在工作面后方采空区巷道旁,按一定顺序进行间隔排列组装,同时调试参数;
步骤二、智慧控制系统启动,垂直智能控力柱上升支撑顶板,智慧控制系统依据深度人脑决策系统方案自动给定智能控力柱初试力;
步骤三、根据巷道环境与深度人脑决策分析,智慧控制系统控制双折叠护板展开,使采空区侧顶板受控,初步自采集数据;
步骤四、深度人脑决策系统采集监测巷道动态压力变化数据并糅合前期设定数据,通过神经网络开始自主深度学习,给出双面承压系统、姿态调节系统的响动参数;
步骤五、智慧控顶系统依据双面承压系统响动参数,动态控制控顶双面承压系统可缩控载板阻力大小,保证顶板完整性和有效承载力;
步骤六、智慧控制系统依据姿态调节系统的响动参数,调节推拉滑板从底盘滑动,给定倾斜伸缩柱支撑力与折叠护板高度,在采空区边界形成直线自修复控距;
步骤七、深度人脑决策系统给出回收方案,间隔式回收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姿态角度自调式沿空留巷智慧型控顶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中:1为可缩控载板;2为铰链机构;3为智联楔子;4为双折叠护板;5为自控轴承;6为自控滑槽;7为智能控力柱;8为上斜伸缩柱;9为侧斜伸缩柱;10为耳杆;11为销轴;12为轴承;13为滑移底盘;14为推拉滑板;15为主控台;16为压力传感器;17为压力传感器;18为弯连轴栓;19为三角座;20为姿态角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理工大学,未经河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721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