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氢气天然气分离系统、方法及气体压力传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69717.1 | 申请日: | 2021-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228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3 |
发明(设计)人: | 胡雪蛟;曾远航;章先涛;余华杰;刘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米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27/08 | 分类号: | F04B27/08;F04B35/02;B01D53/22;F17D1/065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彭程程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氢气 天然气 分离 系统 方法 气体 压力 传递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燃气运输及压力能回收领域,公开了一种氢气天然气分离系统、方法及气体压力传递装置,气体压力传递装置包括壳体、第一腔体、第二腔体、转子和设置在转子内的活塞组件,氢气天然气分离系统包括气体压力传递装置、膜分离装盒和增压泵。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申请提供的气体压力传递装置是通过“压力能‑压力能”直接传递,并通过离心力和气压两者共同实现整个压力传递循环,仅有极小部分活塞摩擦能量损失及密封泄露损失,混合气余压利用效率高,正常工作状态下能量传递效率可达95%以上;采用混合气余压对分离后的天然气进行加压,一方面避免了余压的浪费,另一方面也节省了天然气加压步骤,共同降低了系统的整体能耗。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燃气运输及压力能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氢气天然气分离系统、方法及气体压力传递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今天然气已经成为居民生活必需资源,并且城市中的天然气管网的覆盖面积也在进一步扩大。我国天然气产业是由三大石油石化央企为支撑,布局建成了国家干线天然气管道网络,多元市场主体为补充主导配置城市周边支配气管网及多种经营形式。天然气管网运输体系已比较完善。
近年来燃料电池技术的成熟和成本的快速下降,燃料电池交通发展迅速。然而与之相对应的氢气储运成本居高不下。氢气的储运方式包括氢气专用管道、压缩氢气(CH2)、液化氢气(LH2)、液体有机物氢载体(LOHC)、金属合金储氢等方式。其中氢气管道运输有输送量大,供应可靠性高等特点,但管道投资过高。氢气运输问题已成为制约燃料电池及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关键问题。
利用已有成熟的天然气管道设施,在不必对设备设施进行专门处理和改造的前提下注入氢气,在天然气氢气混合运输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大规模输送氢气,大幅降低氢气输送成本。但是在许多情况下,需要较为纯净的天然气或氢气作为工业原料,因此需要对天然气氢气混合气进行分离。
同时,天然气和氢气混合气都是高压运输,而天然气、氢气混合气的常规分离方式均是要在相对低压的条件下进行分离,常规的分离会损失混合气余压;而且天然气二次输送还需要增压,能量消耗较大;目前已开发的余能利用技术,包括压力能储气调峰、压力能发电、天然气液化、制冷等,这些余压利用都是将压力能转化为了其他形式的能量,能量转化损失较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氢气天然气分离系统、方法及气体压力传递装置,避免损失混合气余压,利用余压对天然气进行加压,减少增压能耗。
为达到以上目的,一方面,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气体压力传递装置,用于将高压气体的压力能传递到低压气体中,包括:
壳体,其两端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内分别水平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分为进口和出口,并且第一腔体的进口和第二腔体的出口相对设置;
转子,其转动设置在壳体内部,并且转子将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隔离;
活塞组件,其存在若干组,多组时周向均匀设置于转子内部,并且由第一腔体向第二腔体方向聚拢倾斜设置;
所述隔板的厚度大于所述活塞组件的直径;
转子转动过程中,每个活塞组件经过隔板后,所述活塞组件内的活塞从活塞组件的从较高一端向较低一端移动。
优选的,所述转子为锥台形,所述转子的母线和活塞组件轴线平行。
优选的,所述活塞组件包括:
活塞腔,其存在若干组,周向均匀设置于转子内部,并且由第一腔体向第二腔体方向聚拢倾斜设置;
传压活塞,其包括第一端头、第二端头和活塞杆,所述第一端头和第二端头通过活塞杆相连,所述第一端头和第二端头和活塞腔密封滑动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米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深圳米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697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