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高速混合制粒机的控制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067167.X | 申请日: | 2021-0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927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文音 |
| 主分类号: | B02C18/10 | 分类号: | B02C18/10;B02C2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1499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高速 混合 制粒机 控制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制药、食品加工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高速混合制粒机的控制装置,包括壳体,壳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呈对称分布的支撑块,两个支撑块的外表面均呈梯形状,壳体的正面右端分别开设有放置槽和导向槽,两个导向槽相对的内壁均与放置槽的两侧内壁固定连通。该用于高速混合制粒机的控制装置,通过设置壳体的上表面中心处设置有搅拌粉碎机构,且搅拌粉碎机构包括有搅拌箱,搅拌箱的下表面与壳体的上表面中心处固定连接,达到了将碳纤维加热管工作产生的热量热传递至加热腔内的导热层内,从而实现物料在搅拌过程中,对与转杆和搅拌刀片接触的物料进行热力干燥,保证物料产品水分挥发均匀,避免出现物料外干内湿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药、食品加工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高速混合制粒机的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它由机身作为支撑,锅为盛料器,搅拌转动与切割飞刀传动为动力,用搅拌桨搅拌物料,使物料在短时间内翻滚混合均匀,再由切割飞刀制成颗粒,最后从出料口排除,改变搅拌和切割飞刀的转速,从而可获得不同大小的颗粒的设备。
目前市场上的高速混合制粒机在对粘度大物料进行制成颗粒加工时,虽然现有高速混合制粒机也有变频控制装置,实现了物料在加工时对搅拌和切碎速度可调的效果,但是在对物料进行搅拌过程中,只是通过搅拌过程中产生的离心力对物料进行干燥,干燥效率低,干燥效果差,进而使得物料中含有的水分挥发速度慢,造成了对物料加工搅拌不均匀,容易影响后续对粘度大物料制成颗粒的产品质量,此外,在搅拌过程中因物料中含有大量水分,进而使得物料容易粘附在搅拌箱内壁,给工作人员清理搅拌箱内壁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大大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对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大。
发明内容
基于现有的对物料的干燥方式干燥效率低,干燥效果差,进而使得物料中含有的水分挥发速度慢,造成了对物料加工搅拌不均匀,容易影响后续对粘度大物料制成颗粒的产品质量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高速混合制粒机的控制装置。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高速混合制粒机的控制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呈对称分布的支撑块,两个所述支撑块的外表面均呈梯形状,所述壳体的正面右端分别开设有放置槽和导向槽,两个所述导向槽相对的内壁均与所述放置槽的两侧内壁固定连通,所述壳体的上表面中心处设置有搅拌粉碎机构,且搅拌粉碎机构包括有搅拌箱,所述搅拌箱的下表面与壳体的上表面中心处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搅拌箱的材质为亚克力材料制成,所述搅拌箱的外表面呈八边形状,所述搅拌箱的上表面右端开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内壁螺纹连接有单向阀,所述搅拌箱的上表面左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搅拌箱由亚克力材料制成,使搅拌箱表面呈透明状起到便于工作人员对搅拌箱内物料的搅拌进度进行察看。
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安装有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一端下表面贯穿并延伸至搅拌箱的内部,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一端外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一齿轮,所述搅拌箱的内顶壁中心处通过轴承固定连接有转杆;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搅拌箱对转杆起到固定的效果。
优选地,所述转杆的一端上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所述转杆的另一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呈矩形阵列分布的搅拌刀片,且多个所述搅拌刀片在所述转杆的另一端外表面呈间隔分布;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使得第一驱动电机在带动第一传动轴转动的同时,通过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带动转杆和搅拌刀片对搅拌箱内物料进行搅拌粉碎。
优选地,所述转杆和搅拌刀片的材质均为碳纤维材料制成,多个所述搅拌刀片的一端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呈矩形阵列分布的分离杆,所述壳体靠近搅拌箱的左侧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转杆和搅拌刀片由碳纤维材料制成,从而使其具有优异的导热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文音,未经李文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6716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