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雾化喷淋净化空气除异味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66723.1 | 申请日: | 2021-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154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辉瑞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8/20 | 分类号: | F24F8/20;F24F8/133;A61L2/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仁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88 | 代理人: | 王雪芹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工业***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雾化 喷淋 净化 空气 异味 设备 | ||
1.一种雾化喷淋净化空气除异味设备,其结构包括移动座(1)、机体(2)、伸缩管(3)、雾化抽水头(4)、推把(5),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座(1)顶面与机体(2)底面活动卡合,所述伸缩管(3)嵌入于机体(2)右侧,所述雾化抽水头(4)左侧固定安装于伸缩管(3)右侧,所述推把(5)右侧焊接于机体(2)左侧;
所述机体(2)包括外壁(21)、添加管(22)、观察板(23)、搅拌扇(24)、抽头(25),所述添加管(22)嵌入于外壁(21)顶面,所述观察板(23)固定安装于外壁(21)正面,所述搅拌扇(24)中心与外壁(21)内层活动卡合,所述抽头(25)底面固定安装于外壁(21)内层;
所述添加管(22)包括顶盖(221)、输入管(222)、安装板(223)、集中管(224)、阻拦块(225),所述顶盖(221)底面与输入管(222)顶面铰接连接,所述安装板(223)中段与输入管(222)外层焊接连接,所述集中管(224)顶面与输入管(222)底面相互接通并通过电焊连接,所述阻拦块(225)底面固定安装于集中管(224)内层;
所述输入管(222)包括外壁(A1)、抵块(A2)、添加器(A3)、导流块(A4),所述外壁(A1)内层与底块(A2)为一体化成型,所述添加器(A3)一侧与外壁(A1)内层活动卡合,所述导流块(A4)一侧固定安装于外壁(A1)内层;
所述添加器(A3)包括添加板(A31)、扭壳(A32)、挡板(A33)、压柄(A34)、固定轴(A35),所述添加板(A31)左侧与扭壳(A32)外层固定连接,所述挡板(A33 )与扭壳(A32)内层为一体化成型,所述压柄(A34)一侧与挡板(A33)相互接触,所述压柄(A34)底面固定安装于固定轴(A35)外环;
所述添加板(A31)包括拉板(B1)、连接环(B2)、托板(B3)、张力球(B4)、封球(B5),所述拉板(B1)底面通过连接环(B2)与托板(B3)顶面连接,所述张力球(B4)嵌入于托板(B3)右侧,所述托板(B3)底面与封球(B5)外环固定连接;
所述拉板(B1)包括拉环(B11)、压框(B12)、吸收板(B13)、封头(B14),所述拉环(B11)底面固定安装于压框(B12)顶面,所述吸收板(B13)两端固定安装于压框(B12)内层,所述封头(B14)嵌入于压框(B12)右侧;
所述吸收板(B13)包括板体(C1)、固定座(C2)、折叠槽(C3)、弹柱(C4),所述板体(C1)一端与固定座(C2)顶面连接,所述折叠槽(C3)与板体(C1)左侧为一体化成型,所述弹柱(C4)嵌入于折叠槽(C3)内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雾化喷淋净化空气除异味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机体(2)内加入大量的水与84消毒液混合物,并推动推把(5)通过移动座(1)将机体(2)带动到尸体场所,启动雾化抽水头(4),拉出伸缩管(3),即可进行雾化异味消除并杀菌,可以通过观察板(23)进行观察液面高度,当液体不足时,通过添加管(22)添加液体,此时将顶盖(221)打开,并将输入管(222)的添加器(A3)的拉板(B1)拉开,进而导致添加板(A31)带动扭壳(A32)移动,并通过挡板(A33)压迫压柄(A34),使压柄(A34)产生弹力,此时两个添加器(A3)底部的封球(B5)相互贴合,产生一个封闭的空腔,此时将消毒液灌入,到达所需量后,松开双手,压柄(A34)反弹将扭壳(A32)反转,进而导致添加板(A31)顶部的拉板(B1)快速向中心移动,两个拉板(B1)快速撞击贴合封闭,同时底部的封球(B5)失去连接产生开口,将消毒液送出,并通过集中管(224)集中输入机体(2)内,在搅拌扇(24)的作用下搅拌均匀后即可使用;当拉板(B1)相互撞击时,顶部的封头(B14)快速贴合并产生冲击力,此时冲击力顺着封头(B14)输出给压框(B12),导致压框(B12)产生向上的变形,挤压安装在压框(B12)内层的吸收板(B13),吸收板(B13)由于压框(B12)内部空间变小,因此导致板体(C1)被压迫,通过折叠槽(C3)产生折叠变形,并导致弹柱(C4)被压弯扭曲,将所有的冲击力吸收,并随后缓慢释放变为两个封头(B14)的相互压力,避免在贴合一瞬间产生反弹,同时增强后续的贴合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辉瑞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辉瑞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6672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