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接触氧化与紫外联合式循流生态净水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66166.3 | 申请日: | 2021-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58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赵佳倚;李聪;刘旺;张春柳;姜博;施常洁;黄赛凯;孙春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1/32;C02F1/72 |
代理公司: | 广东有知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81 | 代理人: | 张欢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触 氧化 紫外 联合 式循流 生态 净水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接触氧化与紫外联合式循流生态净水系统,其特点包括漂浮承载单元、动力徊流单元、接触氧化单元及紫外强化单元;所述浮床承托单元由浮床和植物组成;所述动力徊流单元由太阳能组件、机身、输气管、曝气头、通气管、吸水口及喷水口组成;所述接触氧化单元由溢流孔、接触氧化管、生物膜填料和进水孔组成;所述紫外强化单元由入流孔、紫外辐照管、紫外灯和出流孔组成。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空间利用率高、运行维护简便、综合收益较高等明显优势,通过动力徊流单元的曝气头和喷水口布设与接触氧化单元及紫外强化单元的竖向导流构型强化了水体的徊流循环作用并提升了水体溶解氧,同时通过接触氧化与紫外辐照的联合作用强化污水的净化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接触氧化与紫外联合式循流生态净水系统。
背景技术
生态浮床技术系地表水体净化领域最常用最广泛的原位修复技术之一。传统生态浮床因不占地、造价低、易管理等优点,在城市黑臭河道修复、富营养化湖泊治理、城市景观水体净化等领域均有广泛的工程应用。然而,实际应用中的传统生态浮床或一些专家学者提出的强化型生态浮床的缺陷也逐渐暴露。
其一,传统生态浮床的生物膜仅附着在植物根系或植物种植基质上,导致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有限,因而限值了传统生态浮床的净化效率;其二,传统生态浮床的水力循环条件不足,尤其是对于滞留型或缓流型地表水体,传统生态浮床只能静态处理其所在的表面水体,而对于距离较远或深处水体则几乎没有净化效果,为此相关领域专家和学者提出在传统生态浮床中引入水力循环系统,如:河道轴流泵、推流式曝气等,但该方法造价较高,且耗电量较大,不易推广;其三,传统生态浮床或强化型生态浮床均存在空间利用率不高的问题,即:仅利用靠近水面的空间进行净化,而未充分利用浮床的水下空间。
随着水环境质量标准的升级和地表水体富营养化控制的迫切需求,地表水体治理领域亟需一种能够弥补上述技术空缺的新型的高效净化生态浮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设计的一种接触氧化与紫外联合式循流生态净水系统,采用接触氧化与紫外联合式循流生态净水系统,通过动力徊流单元的曝气头和喷水口布设与接触氧化单元及紫外强化单元的竖向导流构型强化了水体的徊流循环作用并提升了水体溶解氧,同时通过接触氧化与紫外辐照的联合作用强化污水的净化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接触氧化与紫外联合式循流生态净水系统,其特点包括漂浮承载单元、动力徊流单元、接触氧化单元和紫外强化单元;所述漂浮承载单元中央贯通设置动力徊流单元,其四周贯穿设置若干接触氧化单元和紫外强化单元;所述漂浮承载单元由浮体和植物组成;所述动力徊流单元由太阳能组件、机身、输气管、曝气头、通气管、吸水口及喷水口组成;所述接触氧化单元由溢流孔、接触氧化管、生物膜填料和进水孔组成;所述紫外强化单元由入流孔、紫外辐照管、紫外灯和出流孔组成;所述接触氧化管和所述紫外辐照管上部均种有植物;所述太阳能组件与机身及紫外灯为电性相连;所述防水导线与所述机身相连;所述机身通过将所述通气管导入的空气加压输送至所述输气管和曝气头,同时将所述吸水口吸入的污水向上提升至所述喷水口;所述曝气头置于所述接触氧化管内的下部,使得所述接触氧化单元的接触氧化管内形成汽水混合物,从而通过汽提作用将补入所述进水孔的污水提升至所述溢流孔上方;所述喷水口靠近所述紫外强化单元的入流孔,从而将提升的污水喷灌至所述入流孔,并徊流至水体进水污水的循环净化处理。
本发明设置于污水中,包括漂浮承载单元、动力徊流单元、接触氧化单元和紫外强化单元;所述漂浮承载单元依靠自身浮力漂浮于水中,其中央贯通设置动力徊流单元,其四周贯穿设置若干接触氧化单元和紫外强化单元;所述漂浮承载单元由浮体和植物组成;所述动力徊流单元由太阳能组件、机身、输气管、曝气头及通气管组成;所述接触氧化单元由溢流孔、接触氧化管、生物膜填料和进水孔组成;所述紫外强化单元由入流孔、紫外辐照管、紫外灯和出流孔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661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