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拱形桥梁的钢管支架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65478.2 | 申请日: | 2021-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39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张记军;张睿强;唐培文;陈兴合;张清臣;滕龙;刘晓晨;张伦;刘芝勤;朱文卓;袁鹏;杨青妹;周斌;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十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1D4/00;E01D1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晏波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拱形 桥梁 钢管 支架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拱形桥梁的钢管支架及其施工方法,拱形桥梁钢管支架包括拱脚桩基、支撑桩基、劲性骨架和拱肋支架,拱脚桩基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拱脚桩基分别设置在拱形桥梁的骨架的两端,用于支撑拱形桥梁的拱肋的两端拱脚;支撑桩基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支撑桩基沿拱形桥梁的延伸方向依次间隔设置在两个拱脚桩基之间;劲性骨架架设在支撑桩基上,劲性骨架的两端与分别与两个拱脚桩基连接;拱肋支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拱肋支架沿拱形桥梁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拱肋支架用于支撑拱形桥梁的拱肋。本发明的钢管支架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有效缩短了施工周期,节省了大量的施工成本,同时无需担心影响河道的正常航运等活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拱形桥梁的钢管支架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桥梁工程的发展,如何减小对环境影响是人们考虑的前提。目前在进行跨河大桥施工时,一般都是直接在大桥施工河段围设钢板桩,在钢板桩内进行桥墩以及桥梁整体施工,此种施工方式在进行桥梁骨架施工时,必须在桥墩施工完成且稳定之后才能进行,施工周期长,且再河道上进行桥梁骨架施工时对河流的正常通行产生影响,需要进行封河等措施,导致影响河流的正常航运进行,且在河道上直接进行桥梁骨架施工不利于布置钢管支架等防护措施的架设,导致钢管支架的安全性较低,但是当保证钢管支架的安全性时,则导致钢管支架的结构复杂,增加了钢管支架的施工成本,且施工周期长,影响施工进度和河道的正常航运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拱形桥梁的钢管支架及其施工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钢管支架结构复杂导致施工成本较高且施工周期长等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拱形桥梁的钢管支架,所述拱形桥梁钢管支架包括:
拱脚桩基,所述拱脚桩基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拱脚桩基分别设置在所述拱形桥梁的骨架的两端,所述拱脚桩基用于支撑所述拱形桥梁的拱肋的两端拱脚;
支撑桩基,所述支撑桩基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支撑桩基沿所述拱形桥梁的延伸方向依次间隔设置在两个所述拱脚桩基之间;
劲性骨架,所述劲性骨架架设在所述支撑桩基上,所述劲性骨架的两端与分别与两个所述拱脚桩基连接;
拱肋支架,所述拱肋支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拱肋支架沿所述拱形桥梁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拱肋支架的一端插设在地面,所述拱肋支架的另一端支撑所述拱形桥梁的拱肋。
优选地,所述拱脚桩基包括多个第一钢管桩,多个所述第一钢管桩呈阵列布置,所述第一钢管桩的底端插入地面,所述第一钢管桩的顶端与所述劲性骨架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钢管桩与所述支撑桩基上均设置有钢垫板,所述劲性骨架与所述钢垫板连接。
优选地,所述拱肋支架的底端插入地面,所述拱肋支架的顶端与所述拱肋连接,多个所述拱肋支架成对设置,每对所述拱肋支架相对所述拱形桥梁的中心线对称设置,多个所述拱肋支架的外露高度由所述拱形桥梁的边跨向中跨逐渐增加。
优选地,所述拱肋支架的高度高于所述劲性骨架,所述钢管支架还包括多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互相对称的所述拱肋支架的顶端连接,且所述连接杆将依次将两个所述互相对称的所述拱肋支架之间的所述拱肋支架连接。
优选地,所述拱肋支架包括多个第二钢管桩,所述第二钢管桩呈阵列布置,所述第二钢管桩的底端插入地面,所述第二钢管桩的顶端与所述拱肋连接。
优选地,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钢管桩通过加强杆连接,所述加强杆设置在所述劲性骨架的的上方。
优选地,所述拱肋支架的顶端设置有安装平台,所述安装平台上安装有拱肋限位架,所述拱肋限位架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限位板,所述拱肋卡紧于两个所述限位板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十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二十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654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