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泥水-土压双模可切换式盾构掘进模拟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65234.4 | 申请日: | 2021-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616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3 |
发明(设计)人: | 何川;林钰丰;孟庆军;方勇;周洋;贾少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南宁轨道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08 | 分类号: | E21D9/08;E21D9/00;E21D9/12;E21F17/18;E21F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华智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70 | 代理人: | 杨浩林 |
地址: | 610031***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泥水 双模 切换 盾构 掘进 模拟 试验装置 | ||
1.一种泥水-土压双模可切换式盾构掘进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设置有试验地层土样的土样箱(1)、用于挖掘所述土样箱(1)内部土样的盾构机(2)、用于驱动盾构机(2)转动的动力转动装置(3)以及泥水循环系统;
所述盾构机(2)包括盾壳(4)和与所述盾壳(4)端面连接的仓体(5),盾壳(4)内设置有主轴(6)和螺旋出土器(7),所述主轴(6)的一端穿过所述仓体(5)且固定连接有盾构刀盘(8),另一端与所述动力转动装置(3)连接;动力转动装置(3)包括驱动箱体(19);
所述螺旋出土器(7)包括与仓体(5)密封连接的外筒(701)和设置于所述外筒(701)内的螺旋棒(702),所述螺旋棒(702)外壁上设置有用于卷出泥土的旋翼,螺旋棒(702)的一端位于仓体(5)内,另一端与动力转动装置(3)连接;
所述外筒(701)侧壁上设置有与其内部连通的出土支管(703);
所述泥水循环系统包括与仓体(5)连通的进泥浆管(9)、出泥浆管(10)和进气管(11),所述进泥浆管(9)、出泥浆管(10)和进气管(11)的一端均设置于盾壳(4)内,进泥浆管(9)、出泥浆管(10)和进气管(11)的另一端均位于盾构机(2)外部;
所述盾壳(4)外壁上滑动套设有一个隧道衬砌(13),所述隧道衬砌(13)的材质为不锈钢;
所述土样箱(1)的面板为透明材质,土样箱(1)底部外壁上设置有多个球阀(14),土样箱(1)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取样孔(15);
所述土样箱(1)的面板上开设有供所述盾构机(2)穿过的通道(16),所述通道(16)内壁上设置有导向法兰(17);所述主轴(6)与所述仓体(5)之间设置有密封轴承(12),所述外筒(701)内设置有压力传感器;
所述泥水循环系统还包括依次连通的沉淀池(29)、拌浆池(30)和压浆池(31),所述沉淀池(29)、拌浆池(30)和压浆池(31)之间的连通管道上均设置有开关阀(32);
所述出泥浆管(10)与所述沉淀池(29)连通,沉淀池(29)内设置有滤网(33),拌浆池(30)内设置有转速可调的搅拌电机(34),拌浆池(30)底部设置有清洗管(35);所述进泥浆管(9)与压浆池(31)连通;
泥水-土压双模可切换式盾构掘进模拟试验装置还包括框架(22),所述土样箱(1)固定设置于所述框架(22)上,框架(22)上设置有直线导轨(23);所述驱动箱体(19)底部设置有支撑座(24),所述支撑座(24)上设置有与所述直线导轨(23)滑动连接的滑块(25);
所述驱动箱体(19)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盾构机(2)直线运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油缸(26)和拉线位移传感器(27),所述油缸(26)的缸体与驱动箱体(19)侧壁固定连接,油缸(26)的活塞端与所述土样箱(1)侧壁连接;所述拉线位移传感器(27)的本体与土样箱(1)侧壁固定,拉线位移传感器(27)的拉线端与驱动箱体(19)固定连接;
所述油缸(26)活塞端与所述土样箱(1)侧壁铰接,油缸(26)活塞端与土样箱(1)侧壁之间设置有拉压传感器(2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水-土压双模可切换式盾构掘进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土样箱(1)的外壁上设置有与其内部连通的水位筒(1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水-土压双模可切换式盾构掘进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盾壳(4)一端与所述驱动箱体(19)侧壁固定连接;
驱动箱体(19)内设置有主轴(6)转动装置和螺旋棒(702)转动装置,所述主轴(6)转动装置包括与所述主轴(6)连接带有转矩转速传感器的径向柱塞马达(20);所述螺旋棒(702)转动装置包括固定设置于驱动箱体(19)侧壁上带有转矩转速传感器的步进电机(21),步进电机(21)的输出端与所述螺旋棒(702)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南宁轨道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南交通大学;南宁轨道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6523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仿真平台的无人机模拟训练装置
- 下一篇:压合治具组件与真空压合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