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工程桩和围护结构结合式扶壁挡土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64000.8 | 申请日: | 2021-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139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沈瑞宏;赵新;汤友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5/76;E02D31/08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9 | 代理人: | 梁斌 |
地址: | 310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程 围护结构 结合 式扶壁挡土 结构 体系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程桩和围护结构结合式扶壁挡土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结构受力合理、可靠性高,可永久使用,且与基坑围护结构相结合,能适用较深基坑的挡土结构体系。本发明包括围护结构、扶壁结构、工程桩、地下室结构和结构垫层;结构垫层位于围护结构之间,并位于工程桩的上方;扶壁结构包括扶壁板,扶壁板位于地下室结构的外侧;所述的扶壁结构还包括传力底板,传力底板设置在结构垫层上,地下室结构设置在传力底板上;所述的围护结构和工程桩中均埋设有钢筋;传力底板与工程桩顶部的钢筋固定连接,且传力底板的两侧与围护结构中的钢筋固定连接;扶壁板与围护结构中的钢筋固定连接;所述的围护结构、扶壁结构和工程桩浇筑为一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程桩和围护结构结合式扶壁挡土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作为深基坑支护结构,灌注桩、地下连续墙等围护桩(墙)已经广泛应用在工程实践中。除适用悬臂式围护桩(墙)结构外,围护体系常为围护桩(墙)+锚拉结构和围护桩(墙)+内支撑结构两种体系,悬臂式围护桩(墙)结构由于自身所受弯矩及变形较大,其仅适用于较浅基坑;围护桩(墙)+锚拉结构常因用地红线及土层条件,在城市中应用受到较大限制;围护桩(墙)+内支撑结构体系,其内支撑一般作为一种临时结构,地下室施工完毕内支撑拆除后,仍需要利用地下室结构底板、中板、顶板及侧墙承受外部水土压力。但在实际工程中,仍存在较多无法直接利用地下室外墙承受水土压力的情况,特别是对地面震动敏感的设备或建筑物,往往不能直接利用地下室外墙作为传力构件承担外部水土压力。因此,在不影响地下室结构布置的情况下,有必要对现有围护体系进行改进和优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工程桩和围护结构结合式扶壁挡土结构体系,结构受力合理、可靠性高,可永久使用,且与基坑围护结构相结合,能适用较深基坑的挡土结构体系。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工程桩和围护结构结合式扶壁挡土结构体系,包括围护结构、扶壁结构、工程桩、地下室结构和结构垫层;结构垫层位于围护结构之间,并位于工程桩的上方;扶壁结构包括扶壁板,扶壁板位于地下室结构的外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扶壁结构还包括传力底板,传力底板设置在结构垫层上,地下室结构设置在传力底板上;所述的围护结构和工程桩中均埋设有钢筋;传力底板与工程桩顶部的钢筋固定连接,且传力底板的两侧与围护结构中的钢筋固定连接;扶壁板与围护结构中的钢筋固定连接;所述的围护结构、扶壁结构和工程桩浇筑为一体。
本发明还包括基坑支撑;在施工时,基坑支撑固定在围护结构上;在将围护结构、扶壁结构及工程桩浇筑为一体后,基坑支撑被拆除。
本发明所述的基坑支撑包括第一道基坑支撑、第二道基坑支撑和第三道基坑支撑,第一道基坑支撑、第二道基坑支撑、第三道基坑支撑由上往下依次设置。
本发明所述的地下室结构包括地下室底板、地下室侧墙、地下室中板和地下室顶板。
本发明还包括隔振器,隔振器设置于传力底板与地下室结构之间。
本发明在地下室结构与扶壁结构之间的空隙填充有松散材料。
本发明所述的传力底板为板状混凝土结构或者条状加强混凝土结构。
一种工程桩和围护结构结合式扶壁挡土结构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在土层中施工围护结构和工程桩;
第二步:围护结构和工程桩施工完毕并具备基坑开挖条件后,分层开挖基坑内土体,并施工基坑支撑,直至坑底;
第三步:施工结构垫层,凿出工程桩顶部的钢筋及围护结构中的钢筋;将传力底板与工程桩顶部的钢筋连接,传力底板的两侧与围护结构中的钢筋固定连接;扶壁板与围护结构中钢筋连接;
第四步:将围护结构、扶壁结构及工程桩浇筑为一体,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基坑支撑;
第五步:施工地下室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640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