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响应快速精准的土壤肥力综合算法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63898.7 | 申请日: | 2021-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560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刘科学;程瑶;朱东亚;张方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G01N27/04;G06F17/11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响应 快速 精准 土壤肥力 综合 算法 系统 | ||
1.一种响应快速精准的土壤肥力综合算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监测土壤中物质信息的土壤监测模块、用于传输土壤监测数据的数据传输模块以及用于控制的控制模块;
所述土壤监测模块包括用于监测土壤湿度的湿度监测单元、用于监测土壤PH值的PH值监测单元、用于监测土壤导电率的导电率监测单元、用于监测土壤温度的温度监测单元以及用于监测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元素监测单元,所述湿度监测单元、所述PH值监测单元、所述导电率监测单元、所述温度监测单元以及所述元素监测单元均设置在待监测土壤中并通过网络信号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
所述湿度监测单元、所述PH值监测单元、所述导电率监测单元、所述温度监测单元以及元素监测单元将监测数据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后,所述控制模块通过云算法将监测数据计算生成待测土壤中物质的单位体积含量值,同时将土壤中物质单位体积含量值进行实时分析,分析处理后根据数据信息对土壤进行人工干预;
所述控制模块实时监测土壤监测模块和数据传输模块的工作数据信息并将监测到的所述工作数据信息通过网络实时传输至云端进行存储,同时通过云端下发指令控制所述土壤监测模块以及所述数据传输模块根据指令进行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响应快速精准的土壤肥力综合算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监测模块还包括用于监测土壤中微生物、腐殖质以及微量元素的目标物质监测单元,所述目标物质监测单元通过所述数据传输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响应快速精准的土壤肥力综合算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模块包括用于数据中转的网络服务器,所述湿度监测单元、所述PH值监测单元、所述导电率监测单元以及所述温度监测单元分别与所述网络服务器连接,所述网络服务器通过网络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响应快速精准的土壤肥力综合算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度监测单元、所述PH值监测单元、所述导电率监测单元以及所述温度监测单元分别包括湿度传感器、PH值传感器、导电率传感器以及温度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响应快速精准的土壤肥力综合算法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土壤肥力提升模块,当所述土壤监测模块监测到土壤中某一物质低于或高于设定阀值时,则控制所述土壤肥力提升模块对土壤进行特定物质增加或减少,控制该物质在土壤中的含量保持在设定阀值区间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响应快速精准的土壤肥力综合算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用于显示土壤信息数据值的显示终端,所述显示终端包括平板、笔记本电脑以及智能投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响应快速精准的土壤肥力综合算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云算法的计算公式如下,得到土壤肥力数字特征期望值Ex、熵En、超熵He:
En=En1 W1+En2W2+…+EnnWn
式中:Exn、Enn、Hen和Wn分别表示第n项肥力指标的数字特征期望值、熵、超熵以及权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响应快速精准的土壤肥力综合算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云算法计算得到的土壤肥力期望值,将土壤肥力等级划分5个等级,包括第一等:不肥沃,其期望值小于0.35、第二等:中等肥沃,其期望值在0.35-0.8、第三等:较肥沃,其期望值在0.8-1.8、第四等:肥沃,其期望值在1.8-2.4,以及第五等:优质肥沃,其期望值大于2.4,根据肥力等级确定土壤肥力。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响应快速精准的土壤肥力综合算法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预警模块,当所述监测模块监测到土壤中某一物质数据信息低于所述预警模块设定的阀值时,所述预警模块通过发送警报信息向操作人员进行预警,操作人员在接收到所述警报信息后第一时间作出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响应快速精准的土壤肥力综合算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警报信息包括发送短信、拨打语音电话、发送电子邮件以及启动声光报警器进行预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未经中山大学新华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6389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