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速公路收费站用ETC通道栏杆自动升降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62416.6 | 申请日: | 2021-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087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王梦佳;李虹慧;韩旭;岳贵阳;王鹏壮;陈婷;孙永红;王刚;李剑;刘旭;梅乐翔;宋杰;刘嘉;高薪;黄芸;江运志;郑婧婧;王超芮;贺文涛;王东升;刘晶;刘文静;任政;宋惠娟;谷岩;鲍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交通运输部路网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 |
主分类号: | E01F13/04 | 分类号: | E01F13/04;F16H2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速公路 收费站 etc 通道 栏杆 自动 升降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公路收费站用ETC通道栏杆自动升降装置,包括弯轨式支撑架、摆动式传动杆、偏心转盘转杆式升降驱动装置、弹性限位件和升降传动装置,所述摆动式传动杆转动设于弯轨式支撑架上,所述偏心转盘转杆式升降驱动装置与摆动式传动杆的一端转动相连,所述升降传动装置与摆动式传动杆的另一端转动相连,所述弹性限位件设于升降传动装置上。本发明属于ETC通道栏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高速公路收费站用ETC通道栏杆自动升降装置,采用偏心转动驱动和弧形传动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对栏杆自动升降的技术效果,利用曲面化传动,实现直线式升降的技术效果,颠覆了传统的直线传动式升降的升降理念。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ETC通道栏杆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高速公路收费站用ETC通道栏杆自动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速公路的车流量日益增大,传统收费站的人工收费已经不能满足过高的车流量,新兴的ETC电子收费通道逐步将人工收费取代。现有的ETC通道栏杆升降结构,无法快速感应车辆,栏杆升降速度慢,车辆无法快车通过。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速公路收费站用ETC通道栏杆自动升降装置,采用偏心转动驱动和弧形传动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对栏杆自动升降的技术效果,利用曲面化传动,实现直线式升降的技术效果,颠覆了传统的直线传动式升降的升降理念。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发明一种高速公路收费站用ETC通道栏杆自动升降装置,包括弯轨式支撑架、摆动式传动杆、偏心转盘转杆式升降驱动装置、弹性限位件和升降传动装置,所述摆动式传动杆转动设于弯轨式支撑架上,所述偏心转盘转杆式升降驱动装置与摆动式传动杆的一端转动相连,所述升降传动装置与摆动式传动杆的另一端转动相连,所述弹性限位件设于升降传动装置上。
进一步地,所述摆动式传动杆呈弯弧形设置,所述摆动式传动杆的两端分别设有转动孔。
进一步地,所述偏心转盘转杆式升降驱动装置包括固定板、转动盘、偏心转轴、转动环、转动杆、升降电机和电机固定件,所述偏心转轴转动设于固定板上,所述转动盘偏心设于转动轴上,所述转动环套接转动设于转动盘上,所述转动杆的一端设于转动环上,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转动设于转动孔中,所述电机固定件设于固定板上,所述升降电机设于电机固定件上,所述升降电机的输出端与偏心转轴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传动装置包括固定块、升降连接柱和限位块,所述固定块设于摆动式传动杆端部,所述升降连接柱设于固定块上壁上,所述限位块套接设于升降连接柱上,所述升降连接柱可在限位块中滑动,所述限位块中心处设有升降通孔,所述升降连接柱滑动设于升降通孔中,所述升降连接柱可在升降通孔中自由滑动,所述弹性限位件设于固定块和限位块之间且套接设于升降连接柱外侧,所述升降连接柱和弹性限位件之间留有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弯轨式支撑架包括固定底板、支撑板和限位导向板,所述支撑板设于固定底板上壁上,所述支撑板的上端呈弯弧形设置,所述限位导向板设于支撑板的上端且设于摆动式传动杆的两侧。
采用上述结构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方案一种高速公路收费站用ETC通道栏杆自动升降装置,采用偏心转动驱动和弧形传动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对栏杆自动升降的技术效果,利用曲面化传动,实现直线式升降的技术效果,颠覆了传统的直线传动式升降的升降理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高速公路收费站用ETC通道栏杆自动升降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高速公路收费站用ETC通道栏杆自动升降装置的后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高速公路收费站用ETC通道栏杆自动升降装置的左视图;
图4为本发明高速公路收费站用ETC通道栏杆自动升降装置的主视图;
图5为本发明高速公路收费站用ETC通道栏杆自动升降装置的右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交通运输部路网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未经交通运输部路网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624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透镜自动识别点胶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速公路收费站用拦路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