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下低压电缆管网分支接头漏电智能监测方法及系统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61323.1 | 申请日: | 2021-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307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白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主分类号: | G01R31/52 | 分类号: | G01R31/52;G01R31/12;H02G9/06;H02G3/08;H02G3/18 |
代理公司: | 株洲湘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32 | 代理人: | 王宏 |
地址: | 0710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 低压 电缆 管网 分支 接头 漏电 智能 监测 方法 系统 装置 | ||
地下低压电缆管网分支接头漏电智能监测方法及系统装置,在地下低压电缆管网的分支接头交接处建立交接的密闭隔离空间,并对密闭隔离空间进行密封绝缘处理,同时在密闭空间内设立漏电监测装置,通过漏电监测装置监测地下低压电缆管网分支接头交接处是否漏电,并通过互联网系统组网建立监控系统,实时对地下低压电缆管网分支接头进行智能监测。本发明通过在地下低压电缆管网最容易出现漏电的分支接头交接处建立密闭的隔离空间,形成密闭绝缘环境,并通过监测装置实时对分支接头绝缘密闭环境进行检测,可以及时准确地发现漏电点,并做到漏电前的预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地下低压电缆管网的监测方法及监测系统,尤其是指一种地下低压电缆管网分支接头漏电智能监测方法及系统装置,该种地下低压电缆管网分支接头漏电智能监测方法及系统装置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地下管网的绝缘可靠性,还可以进行地下低压电缆管网漏电的预警,实施地下管网的智能监控;属于地下电缆漏电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地下电缆是指与常见的架空线相比,常埋于地下的电缆,故又称地下电缆。电缆是由一根或多根相互绝缘的导体外包绝缘层和保护层制成,用于将电力或信息从一处传递到另一处的导线。进入现代社会后,由于城市用地紧张,交通压力大,市容建设等原因,大城市普遍采用地下电缆输电方式。相对于架空线,电缆具有占地小、输电可靠、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随着城市现代化的提升,地下电缆应用越来越多,已至已经形成了一种地下低压电缆管网;这种地下低压电缆管网遍布整个城市,十分复杂;这也就给如和对这种地下低压电缆管网进行有效管理带来了问题。
尤其是地下电缆是埋在地下的,但一般都是不会深埋,而是都是通过电缆沟或直接掩埋方式掩埋在浅表的地下;如现在的路灯供电现在普遍采用地下电缆供电,怎么实现路灯供电电缆在地下分支是一个被忽视的问题。路灯供电的主电缆每经过一个路灯,就必须引出一条分支线路。该引出线路怎么既实现与主线路良好的接触又保证不降低主线路与分支线路的绝缘水平及防水性能是该项目的关键。这样一旦发生漏电就极易造成人身事故。发生漏电的原因很多,有电缆或电气设备本身的原因引起的漏电、因施工安装不当引起漏电、因管理不当引起漏电、因维修操作不当引起漏电,以及因意外事故引起漏电。但根据发明人的统计分析,绝大多数都是由于电缆接线处的绝缘老化或安装绝缘性能不好所导致;敷设在地沟内的电缆,由于地下环境潮湿,且一般经过运行多年后,极易在绝缘薄弱的地方出现绝缘老化或潮气入侵,引起绝缘电阻下降,使正常运行时系统对地的绝缘阻抗偏低或发生漏电;在这种供电系统中,还会因偶然的过电压冲击,使绝缘水平较低处发生击穿,产生集中性漏电。
这样的漏电事故频发暴露了我们在线路绝缘处理上存在问题。而这些漏电最容易产生的部位就是电缆分支线的连接处,这主要是因为现有的电缆几乎都有多层绝缘保护,而且在电缆出厂时都经过了严格的检验,而在电缆的分支交接处,必须将总线和分线连接起来,这就需要将总线裸露出来与分线进行连接,在现场进行连接后,在进行现场的绝缘包扎,现在处理主线分支的技术还在采用电线铰接绝缘胶带包裹的办法,可是这种现场的绝缘处理是无法在进行严格检验的,因此极易出现接头处的绝缘失效而产生漏电。刚刚投运的地下电缆管网没有大的问题,经过几年运行,绝缘胶布老化漏电的风险很大。特别在大雨过后,非常危险。绝大多数触电事故就发生在大雨天气,而且漏电的关键位置就在电缆分支连接处。而且这种漏电还很难查找,目前都是通过监测仪从地面上一段一段线路进行排查式寻找,不仅效率地,而且劳动强度大,耗费人力物力。如何处理路灯的分支连接,是该项目的关键。因此如何提高地下低压电缆管网的防漏电能力,以及监测和及时发现漏电点是目前急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
通过专利检索没发现有与本发明相同技术的专利文献报道,与本发明有一定关系的专利主要有以下几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未经华北电力大学(保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613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