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腰椎保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61275.6 | 申请日: | 2021-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417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唐翔宇;张敬明;董宏彬;王超;邵纯;杨志;薛高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五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5/00 | 分类号: | A61F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知法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6 | 代理人: | 李明;赵吉阳 |
地址: | 031000***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腰椎 保护装置 | ||
本公开提供一种腰椎保护装置,包括硬质缓冲组件、软质缓冲组件以及固定组件;所述硬质缓冲组件可折叠,所述硬质缓冲组件沿其厚度方向的一侧设置有所述软质缓冲组件;所述固定组件设置在所述硬质缓冲组件上,并在所述硬质缓冲组件处于折叠状态时,将所述硬质缓冲组件的两端固定连接在一起。本公开的腰椎保护装置,包括硬质缓冲组件、软质缓冲组件以及固定组件,在使用时将软质缓冲组件贴近用户腰部,硬质缓冲组件背对用户腰部,并利用固定组件将硬质缓冲组件的两端固定连接在一起,使得腰椎保护装置与用户腰部紧密贴合,从而可以减弱用户在运动过程中,尤其是在飞行过程中产生的施加于腰椎的分力,进而可以避免或降低用户的腰椎损伤。
技术领域
本公开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腰椎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飞行人员脊柱损伤较普通人更为常见,一旦出现脊柱损伤后,严重影响飞行人员执行任务的能力,甚至被迫离开飞行岗位。其损伤机制除了常规的腰椎损伤机制外,存在飞行加速减速过程特殊的垂直及纵行分力,可能影响椎间盘、椎小关节以及峡部稳定性。
早期有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及腰椎术后的防护装置,但不能从源头上减弱飞行过程中产生的施加于腰椎的特殊分力,防护效果较弱。
发明内容
本公开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腰椎保护装置。
本公开提供一种腰椎保护装置,包括硬质缓冲组件、软质缓冲组件以及固定组件;
所述硬质缓冲组件可折叠,所述硬质缓冲组件沿其厚度方向的一侧设置有所述软质缓冲组件;
所述固定组件设置在所述硬质缓冲组件上,并在所述硬质缓冲组件处于折叠状态时,将所述硬质缓冲组件的两端固定连接在一起。
在一些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硬质缓冲组件包括基层以及间隔设置在所述基层上的至少一个硬质件。
在一些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硬质缓冲组件包括多个硬质件,所述多个硬质件沿所述基层的长度方向等间隔设置。
在一些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软质缓冲组件包括背垫和坐垫;
所述背垫设置在所述硬质缓冲组件沿其厚度方向的一侧,所述坐垫位于所述硬质缓冲组件的外侧,并与所述背垫相连。
在一些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背垫包括背垫主体以及间隔设置在所述背垫主体上的多个第一气囊部,所述多个第一气囊部相互连通,所述多个第一气囊部用于与充气源连通。
在一些可选地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气囊部的厚度不同于其余所述第一气囊部的厚度。
在一些可选地实施方式中,在沿所述背垫主体的长度方向上,所述多个第一气囊部的厚度先增大后减小。
在一些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坐垫包括第二气囊部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气囊部沿其厚度方向相对两侧的至少一层保护层,所述第二气囊部用于与充气源连通。
在一些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护层包括硬质帆布层和塑料弹性泡沫层,所述塑料弹性泡沫层夹设在所述硬质帆布层和所述第二气囊部之间。
在一些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至少两组固定带,其中一组固定带位于所述硬质缓冲组件的中央区域处,其余组固定带位于所述硬质缓冲组件的边缘区域处;
每组固定带包括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所述第一固定带上设置有卡环,所述第二固定带的一端与所述硬质缓冲组件相连,所述第二固定带的另一端可卡入所述卡环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五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五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612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