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压交联聚乙烯电缆缓冲层修复装置及其修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60403.5 | 申请日: | 2021-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649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发明(设计)人: | 李进;李奇;孔晓晓;杜伯学;宋鹏先;朱晓辉;傅兴;唐庆华;方静;孟峥峥;魏占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G1/16 | 分类号: | H02G1/16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王利文 |
地址: | 30007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交联 聚乙烯 电缆 缓冲 修复 装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种高压交联聚乙烯电缆缓冲层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电修复液压力注入系统、辅助真空抽出收集系统和两个修复液适配器,两个修复液适配器夹装在高压交联聚乙烯电缆上,所述导电修复液压力注入系统与第一修复液适配器相连接并向高压交联聚乙烯电缆注入导电修复液,所述辅助真空抽出收集系统与第二修复液适配器相连接并回收高压交联聚乙烯电缆中多余的导电修复液;
所述第一修复液适配器和第二修复液适配器结构完全相同,均由一对用于夹持交联聚乙烯电缆的夹具构成,在夹具两侧制有夹具连接孔,在夹具连接孔安装螺栓将修复液适配器夹紧在交联聚乙烯电缆上,并通过夹具内侧的固定卡环固定,在夹具内部设有密封胶圈及导液槽,在夹具两端分别设有与导液槽相贯通的修复液导液孔,所述修复液导液孔通过连接器与输气管道分接头相连接,输气管道分接头分别与导电修复液压力注入系统或辅助真空抽出收集系统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交联聚乙烯电缆缓冲层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修复液压力注入系统包括高压气泵和修复液罐,在修复液罐上安装有修复液罐进气管和修复液罐出液管,所述高压气泵通过修复液罐进气管与修复液罐相连接,所述修复液罐出液管与第一修复液适配器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压交联聚乙烯电缆缓冲层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修复液罐进气管上装有压力控制阀和压力表,在修复液罐出液管上装有压力控制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交联聚乙烯电缆缓冲层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真空抽出收集系统由真空泵和修复液收集罐连接构成,在修复液收集罐安装有修复液收集罐进液管和修复液收集罐排气管,所述修复液收集罐进液管与第二修复液适配器相连接,所述修复液收集罐排气管与真空泵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压交联聚乙烯电缆缓冲层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修复液收集罐进液管上装有压力控制阀;在修复液收集罐排气管上装有压力表和压力控制阀。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一种高压交联聚乙烯电缆缓冲层修复装置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对待修复交联聚乙烯电缆进行预处理并将预处理后的交联聚乙烯电缆与高压交联聚乙烯电缆缓冲层修复装置连接在一起;
步骤2、通过导电修复液压力注入系统向高压交联聚乙烯电缆注入导电液,并通过辅助真空抽出收集系统回收多余的导电液;
步骤3、通过导电液浸泡一定时间对高压交联聚乙烯电缆进行修复;
步骤4、将高压交联聚乙烯电缆从高压交联聚乙烯电缆缓冲层修复装置卸下,完成交联聚乙烯电缆缓冲层的修复;
所述步骤1的具体实现方法为:采用环切方式去除高压交联聚乙烯电缆外护套并对电缆进行预压实验,评估电缆对导电修复液注入压力及流量承受能力,计算修复过程中各个压力表工作值;将高压交联聚乙烯电缆与高压交联聚乙烯电缆缓冲层修复装置相连接,根据预处理结果调节各个压力调节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压交联聚乙烯电缆缓冲层修复装置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的具体实现方法为:高压气泵产生的高压气体经修复液罐进气管通入修复液罐中,推动修复液从修复液罐出液管流出,经第一输气管道分接头分为两路,并通过第一修复液适配器的修复液导液孔流入导液槽,引导修复液注入交联聚乙烯电缆中;真空泵产生负压,实时从高压交联聚乙烯电缆中吸取余液,多余导电液经导液槽由修复液导液孔流出,第二输气管道分接头汇集两路余液,由修复液收集罐进液管导入修复液收集罐完成回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压交联聚乙烯电缆缓冲层修复装置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的具体实现方法为:关闭高压气泵、真空泵以及各个压力控制阀,使注入交联聚乙烯电缆缓冲层的修复液均匀渗透,根据电缆规格不同,调整浸泡修复时间,浸泡修复时间为30min~6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6040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