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含光纤的微液滴荧光信号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59076.1 | 申请日: | 2021-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82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梁欢迎;白宇;黄海旺;周跃;夏雷;于海侠;王芳;杨文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羿制造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G01N21/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昌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含 光纤 微液滴 荧光 信号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包含光纤的微液滴荧光信号检测装置,包括将具有第一波长的第一激光与具有第二波长的第二激光合成为混合激发光的合光模块;物镜,处于混合激发光的光线传导路径上;光处理模块,包括第一荧光和第二荧光聚焦通过的凸透镜、用于将混合激发光由合光模块反射至物镜的第一二向色镜、光纤,光纤的第一端处于凸透镜远离物镜一侧焦点上,以接收并传递为凸透镜聚焦的第一荧光与第二荧光;信号接收模块,连接于光纤的第二端,用于处理光纤接收并传递的荧光信号。本发明采用光纤作为后端荧光收集及传输元器件,有效降低荧光信号的损失,光处理模块与信号接收模块分别独立通过光纤连接,信号接收模块可在空间中任意布置,提升系统布置的灵活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流控检测芯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包含光纤的微液滴荧光信号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芯片在新药开发、疾病诊断及基因表达分析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微流控检测芯片技术日渐成熟,渐渐的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微流控检测芯片中有各种生物和化学过程,其过程通常是在微米级的流道空间内完成,其中需要一些能检测反应过程的装置。
传统的激光共聚焦检测装置,检测光路为消除焦平面以外杂散光的干扰、提高检测灵敏度,在接收端设置针孔,其空间结构方式单一且固定,无论是单激光、双激光还是多激光进行激发信号检测装置皆存在针孔数量固定增加、用于激发光的激光数量增加光程增大、检测装置从激光到收集信号端整体性要求高等缺点,因为针孔数量的增加导致调试时难度加大,在无形中增加了装置的信号接收误差,进行多通道信号检测时,由于空间光程加大导致一部分的信号衰减和丢失,相应的检测信号存在丢失,整体性要求高不便于产品的组装和后期维护。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包含光纤的微液滴荧光信号检测装置,采用光纤作为后端荧光收集及传输元器件,有效降低荧光信号的损失,同时光处理模块与信号接收模块分别独立通过光纤连接,信号接收模块可在空间中任意布置,提升系统布置的灵活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包含光纤的微液滴荧光信号检测装置,包括:合光模块,用于将具有第一波长的第一激光与具有第二波长的第二激光合成为混合激发光;
物镜,处于所述混合激发光的光线传导路径上,能够将所述混合激发光共聚焦于待检测微液滴上,以激发产生对应于所述第一激光的第一荧光及对应于所述第二激光的第二荧光;
光处理模块,包括第一荧光和第二荧光聚焦通过的凸透镜、用于将所述混合激发光由所述合光模块反射至所述物镜的第一二向色镜、光纤,其中所述光纤的第一端处于所述凸透镜远离所述物镜一侧焦点上,以接收并传递为所述凸透镜聚焦的第一荧光与第二荧光;
信号接收模块,连接于所述光纤的第二端,用于处理所述光纤接收并传递的第一荧光与第二荧光。
优选地,所述光处理模块还包括光处理壳体,所述光处理壳体包括固定件、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所述固定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对所述凸透镜形成夹持定位,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对所述第一二向色镜形成夹持定位,所述固定件上还连接有第一光纤转接座,所述第一光纤转接座能够对所述光纤的第一端形成定位。
优选地,所述光处理壳体还包括密封罩,所述密封罩与所述固定件连接且罩设于所述第一光纤转接座的外侧;和/或,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还夹设有第一二向色镜橡胶垫。
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固定件之间还包括凸透镜套环,所述凸透镜处于所述凸透镜套环的中心通孔中,所述凸透镜套环与压环对所述凸透镜形成夹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羿制造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新羿制造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590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