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球形核燃料颗粒的基体粉涂敷设备及工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58041.6 | 申请日: | 2021-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923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卢振明;李江华;刘兵;周湘文;张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武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00 | 分类号: | B01J2/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悦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14 | 代理人: | 司丽春 |
地址: | 10008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球形 核燃料 颗粒 基体 敷设 工艺 方法 | ||
1.一种用于球形核燃料颗粒的基体粉涂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涂敷主机(1)、基体粉供给机构、湿润剂输送机构、排风除尘机构(12)及热风机构(11);其中,
所述涂敷主机(1)包括穿衣锅、与所述穿衣锅传动连接的驱动机构(4)和机架(10),所述穿衣锅的锅体(8)在所述驱动机构(4)的带动下绕水平轴线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机架(10);所述锅体(8)为无孔结构;
所述基体粉供给机构的输出端、所述湿润剂输送机构的输出端、所述排风除尘机构(12)的输出端以及所述热风机构的输出端均穿入所述穿衣锅的锅体(8);
所述穿衣锅还包括后封板(14),所述锅体(8)上开始有安装孔,所述后封板(14)通过所述安装孔与所述锅体(8)动态密封配合;
所述后封板(14)集成有进入所述锅体(8)内部的给粉管道(3)、热风进风管道(5)和排风除尘管道(6),所述基体粉供给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给粉管道(3)相连通,所述排风除尘机构(12)的输出端与所述排风除尘管道(6)相连通,所述热风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热风进风管道(5)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体粉涂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穿衣锅的锅体(8)为双锥台形,所述锅体(8)的内壁安装有至少两组斜向交错的导流板(7)。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基体粉涂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8)远离所述后封板(14)的一侧开设有操作窗口,所述机架(10)上安装有可开合的舱门,所述舱门处于闭合状态时遮挡所述操作窗口。
4.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基体粉涂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粉供给机构包括:
给粉机构,所述给粉机构包括用于储存基体粉的给粉料斗(9),和与所述给粉料斗(9)下端相连通的给粉管道(3),所述给粉管道(3)自所述后封板(14)穿过伸入所述锅体(8)内;
供粉机构,所述供粉机构的粉料输出端与所述给粉料斗(9)相连通,并为所述给粉料斗(9)供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基体粉涂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粉机构包括储存有基体粉的供粉料仓(13)和提升机构(22),所述供粉料仓(13)与所述给粉料斗(9)通过所述提升机构(22)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基体粉涂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粉机构中的提升机构(22)为螺旋输送机、管链式输送机或皮带输送机。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基体粉涂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给粉料斗(9)中安装有物位计(17),所述物位计(17)获取所述给粉料斗(9)中的物料位置,并根据检测到的物料位置调整所述提升机构(22)启停。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基体粉涂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给粉管道(3)中安装有螺旋给料器,且/或,所述给粉料斗(9)中安装有破拱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基体粉涂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湿润剂输送机构按湿润剂的流向依次包括湿润剂储存罐(15)、计量泵(16)和喷枪(2),湿润剂储存罐(15)与所述计量泵(16)之间、计量泵(16)与所述喷枪(2)之间均通过管道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基体粉涂敷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颗粒装卸料系统(18),所述颗粒装卸料系统(18)为真空吸放料管道,所述真空吸放料管道通过穿衣锅的操作窗口投料或卸料。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基体粉涂敷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清洗系统,所述清洗系统包括安装在所述穿衣锅内的喷淋头(19)、与所述锅体(8)内腔连通的排液管(21),以及安装于所述排液管(21)上的排液阀(20),且所述喷淋头(19)通过管道与所述计量泵相连通。
12.一种基于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基体粉涂敷设备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开启排风除尘系统,向穿衣锅中加入足量球形核燃料颗粒,开启穿衣锅的驱动电机,锅体的转速为3-9rpm;
S2:开启供粉机构;
S3:开启给粉机构和乙醇输送系统,给粉速度为200-600g/min,乙醇流量为30-90ml/min;
S4:涂敷基体粉厚度达到要求后关闭乙醇输送系统、给粉机构,向穿衣锅的锅体(8)内鼓入50-80℃热风,对颗粒进行干燥,干燥时间为30-90min;
S5:关闭热风机构、排风除尘系统、驱动电机;
S6:采用真空出料机构将颗粒从锅体内吸出;
S7:打开清洗系统,清洗穿衣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未经清华大学;武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5804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