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氧化氯缓释方法、一种缓释型二氧化氯膏体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57240.5 | 申请日: | 2021-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09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何康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爱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2 | 分类号: | B01D53/72;B01D53/76 |
代理公司: | 中山华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37 | 代理人: | 曹聪聪;鲍璐璐 |
地址: | 511400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 氯缓释 方法 缓释型二 氯膏体 及其 制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氧化氯缓释方法、一种缓释型二氧化氯膏体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消毒杀菌技术领域,其采用二氧化氯母体和激活剂两种膏体于接触面局部定量激活方式,通过将二氧化氯母体和激活剂分开制成两个固态膏体,具有性质稳定、制备简单、易于保存、方便运输、操作便捷的优点,使用时,两固态膏体表面接触,仅于接触面进行局部激活以产生二氧化氯气体,上述接触面随着激活反应会消融,并逐渐产生新的接触面来持续进行激活反应,整个过程缓慢、持久、稳定,可控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毒杀菌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二氧化氯缓释方法、一种缓释型二氧化氯膏体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甲醛,又称蚁醛,无色,易溶于水,其对人眼、鼻、皮肤黏膜等有刺激作用。甲醛在室内达到一定浓度时,人体就会有不适感,可引起双眼红痒、咽喉不适、声音嘶哑、过敏、胸闷、气喘、皮炎等。新装修的房间使用大量含有甲醛的人造板材导致甲醛含量较高,是众多疾病的主要诱因。同时,甲醛的释放期长达3-15年,遇热遇潮就会从材料深层挥发出来,特别是室内不通风时,容易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甲醛为较高毒性的物质,在我国有毒化学品优先控制名单上高居第二名。当下,人们越来越重视室内、车内甲醛的去除。
目前,市场上除甲醛的产品主要有以下几种:活性炭除甲醛、甲醛捕捉剂、光触媒除甲醛、植物提取液处理法、化学反应中和法、封闭性掩盖法,及一些空气净化类产品,均存在除甲醛效果不理想、操作不便的问题。近期,二氧化氯相关产品层出不穷,由于气态二氧化氯极其不稳定,产品都是以粉体、液体、凝胶等形态存在,但其保存周期短、安全性不高、释放速度快,因而无法适应甲醛的长释放周期以做到长时间地去除甲醛。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缓释型二氧化氯膏体及其制备方法,其性质稳定、易于保存、操作方便,可实现局部定量激活、稳定缓慢地释放二氧化氯气体,除甲醛效果好。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二氧化氯缓释方法,包括作为二氧化氯母体的第一膏体、作为激活剂的第二膏体,两膏体接触时可于接触面处发生激活反应以释放二氧化氯气体,且上述激活反应过程将产生接触面的缓慢消融并实现新接触面的激活反应。
优选地,还包括设置在第一膏体与第二膏体之间的隔离装置,移动隔离装置可调整两膏体的接触面,以控制单位时间内二氧化氯气体的释放量。
一种缓释型二氧化氯膏体,包括接触时可于接触面处发生激活反应以释放二氧化氯气体的第一膏体和第二膏体;所述第一膏体包括如下按重量百分数的组分:葡萄糖酸钠0.5%-2.5%,凝胶剂1.2%-3%,氯化钾0.5%-1.5%,二氧化氯母体5%-8%,卡松0.05%-0.5%,丙二醇3%-6%,余量为去离子水;所述第二膏体包括如下按重量百分数的组分:葡萄糖酸钠0.5%-2.5%,凝胶剂1.2%-3%,氯化钾0.5%-1.5%,激活剂7%-10%,卡松0.05%-0.5%,丙二醇3%-6%,余量为去离子水。
优选地,所述第一膏体包括如下按重量百分数的组分:葡萄糖酸钠0.6%,凝胶剂2.7%,氯化钾0.8%,二氧化氯母体6%,卡松0.05%,丙二醇5%,去离子水84.85%;所述第二膏体包括如下按重量百分数的组分:葡萄糖酸钠1%,凝胶剂2.5%,氯化钾0.5%,激活剂8%,卡松0.05%,丙二醇5%,去离子水82.95%。
优选地,还包括重量百分数为0.5%-1.8%的香精,所述香精为古龙香精、薰衣草香精、西柚香精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二氧化氯母体包括氯酸钠、亚氯酸钠、亚氯酸钾、亚氯酸镁、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凝胶剂为结冷胶、琼脂、卡拉胶、明胶或黄原胶。
优选地,所述激活剂为醋酸、盐酸、柠檬酸或磷酸二氢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爱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爱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572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