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清洁能源生物能反应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57237.3 | 申请日: | 2021-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71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晓丽 |
主分类号: | C12M1/107 | 分类号: | C12M1/107;C12M1/33;C12M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文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35 | 代理人: | 姜洪颖 |
地址: | 51008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清洁 能源 生物能 反应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清洁能源生物能反应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沉淀箱,排气管,排料管,进料机构,支撑机构,导料机构,导料机构为第一凹形固定板,第一凹形固定板的内腔转动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外壁活动套设有导料条板,导料条板底端的两边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簧条,沉淀箱的内腔设置有往复平移机构,往复平移机构的上方传动设置有第二凹形固定板,第二凹形固定板的内腔转动连接有收卷杆,导料条板的另一端收卷于收卷杆的外壁。本发明利用沉淀箱内的往复平移机构带动第二凹形固定板往复平移,再配合第一凹形固定板和连接杆的使用,使秸秆碎料能够在沉淀箱内均匀落料,从而提高了沼气制备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清洁能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清洁能源生物能反应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生物能是清洁能源中的一种,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中的一种能量形式,一种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在各种可再生能源中,生物质是独特的,它是贮存的太阳能,更是一种唯一可再生的碳源,可转化成常规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燃料,高粱秸秆就是主要的生物质能,利用秸秆等枯萎植物通过发酵分解形成沼气供人们作燃料使用。
目前对于秸秆中生物质能的利用,一般都是直接将秸秆经过粉碎折断送入密闭的厌氧环境中,在一定的温度、湿度和酸碱度的条件,使其发酵分解形成沼气供人们作为基本燃料使用,现今在将秸秆投入到沉淀设备中进行发酵分解时,一般都是直接将粉碎后的秸秆从沉淀设备的进料口倒入,而这样的进料方式会使得所有倒入的秸秆都会堆积在沉淀设备内腔的局部位置,使秸秆无法堆放在沉淀设备内腔的其他位置,导致秸秆在沉淀设备中的分布不均匀,不仅造成沉淀设备内腔的利用率,同时全部堆积在一处的秸秆发酵分解效率较低,从而降低了沼气制备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洁能源生物能反应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清洁能源生物能反应装置,包括:
沉淀箱,所述沉淀箱的顶端为平面状,所述沉淀箱的外壁为圆弧状;
排气管,所述排气管固定穿插于沉淀箱的顶端;
排料管,所述排料管固定穿插于沉淀箱侧壁的底部;
进料机构,所述进料机构固定设置于沉淀箱顶端的一侧;
导料机构,所述导料机构包括第一凹形固定板,所述第一凹形固定板固定连接与沉淀箱一侧内壁的顶部,所述第一凹形固定板的内腔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壁活动套设有导料条板,且所述导料条板为柔性材质,所述导料条板底端的两边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簧条,且所述弹簧条的初始状态为螺旋盘状,所述沉淀箱的内腔且位于第一凹形固定板下方位置处设置有往复平移机构,所述往复平移机构的上方传动设置有第二凹形固定板,所述第二凹形固定板的内腔转动连接有收卷杆,所述导料条板的另一端收卷于收卷杆的外壁;
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固定设置于沉淀箱的底端。
优选的,所述进料机构包括进料罩,所述进料罩固定连接于沉淀箱顶端一侧的进料口位置处,所述进料罩顶端的中部开设有进料开口,所述进料开口的内腔设置有封口机构,且所述进料罩的内腔设置粉碎机构。
优选的,所述粉碎机构包括两个粉碎辊,两个所述粉碎辊对称固定连接于进料罩的内腔,所述进料罩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个粉碎辊的一端传动连接,两个所述粉碎辊的端部均固定穿插连接有传动齿轮,两个所述传动齿轮相对一侧啮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封口机构包括封口板,所述封口板设置于进料开口的内腔,所述进料开口的内壁开设有收纳槽,所述封口板与收纳槽滑动穿插连接,且所述封口板的顶端和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回形密封条,所述封口板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拨动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晓丽,未经王晓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572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