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滤油机漏油检测仪及其运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56819.X | 申请日: | 2021-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081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万志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志涛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B01J4/00;B01D35/14;B01D35/143;F17D5/02;B08B9/02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信息技术 油机 漏油 检测 及其 运行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滤油机漏油检测仪及其运行方法,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内设有开口向上的行动槽,所述行动槽内前后壁连通有前后位置对称的移动槽,所述移动槽之间滑动安装有左右位置对称且能够再所述移动槽内转动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穿过所述行动槽并固设有移动块,所述行动槽下侧设有关于原点对称设有左右位置摆放的的推动槽,所述推动槽内侧壁滑动安装有推动板,所述推动板和所述推动槽底壁之间通过第一弹簧固定连接;在发现漏油后,孔较大就直接云端报警急停反应釜,在发现是小孔后,通过机器自行临时填补,但是超过三处则云端报警,使得机器及时被修理,三处以内反应釜在工作时漏油孔不影响到废油再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油再生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滤油机漏油检测仪及其运行方法。
背景技术
废油是指油料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污染杂质的浸入和部分成分的氧化变质,不能继续使用而换下来的油统称为废油。按照国家规定废油是危险废物,废油进行净化再生处理能够接近或达到新油的标准,也可以将废油再生变成燃油或基础油,变废为宝,利国利民。目前,废油再生工艺,主要有五种:酸碱精制法、过滤筛分离法、离心分离法、气化分离法、蒸馏加氢精制法,其工艺及设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气化分离法虽然公认较佳,废油再生在工作过程中会有输送油的过程,输油管会出现漏油的现象,传统的机器有以下缺点:
1.在反应釜工作时,输油管会将上一级的油进行输送,传统的机器不便于对输油管检测是否漏油,尤其是连接处;
2.传统的机器不便于适应各种直径大小规格的输油管;
3.传统的机器在发现漏油后不便于在云端直接报警,不便于直接控制机器停止使得损失加大;
4.传统机器在检测时,不便于彻底检测是否漏油因为表面会有累积的灰尘使得检测不彻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滤油机漏油检测仪及其运行方法,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滤油机漏油检测仪,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内设有开口向上的行动槽,所述行动槽内前后壁连通有前后位置对称的移动槽,所述移动槽之间滑动安装有左右位置对称且能够再所述移动槽内转动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穿过所述行动槽并固设有移动块,所述行动槽下侧设有关于原点对称设有左右位置摆放的的推动槽,所述推动槽内侧壁滑动安装有推动板,所述推动板和所述推动槽底壁之间通过第一弹簧固定连接,所述推动板上侧承推动槽后侧载三个封口板,所述推动槽外侧连通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外壁上固设有能够伸入到所述推动槽内的第一液压缸,所述推动槽内侧连通有开口向外的排出口,所述排出口下侧设有储存槽,所述储存槽和排出口之间通过喷胶泵连通,所述排出口上侧设有嵌在所述固定块内的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外侧连接有转动安装于所述固定块内的电子伸缩器,所述电子伸缩器分贝位于所述电子伸缩器前侧与后侧,便于确定漏油位置进行临时填补,所述电子伸缩器外侧固定连接有电子伸缩杆,所述电子伸缩杆下侧固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内设有开口向下的触碰槽,所述触碰槽顶壁固设有触碰感应器,所述触碰槽内滑动安装有感应轴,所述感应轴和所述触碰槽顶壁之间通过第二弹簧固定连接,所述感应轴向下延伸至所述排出口开口处上侧并固设有静电吸附器,所述移动块上侧设有用于调节机器扩张程度,从而配合输油管直径的调节调节元件,所述移动块上侧设有用于行走观察是否漏油的行走元件,所述移动块上侧设有用于检测反应釜与输油管连接处的适应元件。
可选地,所述调节元件包括所述移动块向上延伸出所述固定块并固定连接的弧形的弧形块,所述弧形块相互配合形成前后贯穿的直径槽,所述弧形块上侧设有配合块,所述配合块内设有开口向下和向内的配合槽,所述配合槽外壁转动安装有螺纹轴,所述螺纹轴内侧固设有联轴器,所述螺纹轴上螺纹配合有滑动安装于所述配合槽顶壁的螺纹块,所述螺纹块向下延伸出所述配合块并于所述弧形块固定连接,右侧的所述螺纹轴连接有固设于所述配合块右侧的电机,所述配合块内侧嵌有电磁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志涛,未经万志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5681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