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轨排磁环绕线机头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54511.1 | 申请日: | 2021-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086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泰顺友电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41/08 | 分类号: | H01F4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排磁 环绕 机头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排磁环绕线机头,包括主齿轮、第一安装板、安装座和底板,所述底板上贯穿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安装板上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固定有副齿轮,所述副齿轮与主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上表面位于电机的一侧固定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上固定有旋转气缸,所述旋转气缸上固定有第三安装板,所述旋转气缸通过第三安装板固定有夹持气缸,所述夹持气缸输出端固定有夹持治具,所述安装座一侧安装有转盘,所述安装座背离转盘的一侧安装有同步轮,所述同步轮上套接有皮带,所述转盘的一侧表面固定有拨线手指。本发明具备使标准蝶形绕法成为可能,并且可以实现多轴同时作业,大大提高了产能,节约成本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绕线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轨排磁环绕线机头。
背景技术
标准蝶形磁环一般运动在高频滤波以及电源谐波处理上,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频率高,且随着电源单位体检容量提高,对磁环的阻抗,磁环的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蝶形绕法与假蝶形绕法比,由于排列的方式不一样,标准蝶形临近的线圈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低,这样不容易因为电势差形成击穿。市面上标准蝶形绕法采用的是全手工或机器配合人工方式两种方式,全手工方式效率低、成本高,产品一致性很难控制。机器配合人工方式,生产效率不高。并且长时间全人工作业人员手臂会有或多或少有损伤,进而对社会带来负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排磁环绕线机头,具备使标准蝶形绕法成为可能,并且可以实现多轴同时作业,大大提高了产能,节约成本的优点,解决了市面上标准蝶形绕法采用的是全手工或机器配合人工方式两种方式,全手工方式效率低、成本高,产品一致性很难控制。机器配合人工方式,生产效率不高。并且长时间全人工作业人员手臂会有或多或少有损伤,进而对社会带来负担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轨排磁环绕线机头,包括主齿轮、第一安装板、安装座和底板,所述底板上贯穿开设有通孔,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位于通孔的一侧安装有主齿轮,所述主齿轮上滑动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上固定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上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副齿轮,所述副齿轮与主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上表面位于电机的一侧固定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上固定有旋转气缸,所述旋转气缸上固定有第三安装板,所述旋转气缸通过第三安装板固定有夹持气缸,所述夹持气缸的输出端固定有夹持治具,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位于通孔背离主齿轮的一侧固定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一侧安装有转盘,所述安装座背离转盘的一侧安装有同步轮,所述同步轮上套接有皮带,所述转盘的一侧表面固定有拨线手指。
优选的,所述主齿轮的两端设有限位针,所述第一安装板通过限位针在主齿轮上限位滑动。
优选的,所述夹持气缸通过夹持治具夹持固定有磁环,且所述底板的下方位于磁环的内部插接有勾线针。
优选的,所述主齿轮、滑块和磁环同圆心。
优选的,所述安装座上安装有轴承,且所述转盘和同步轮通过同步轴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拨线手指上托放有铜线,且勾线针开设有与铜线相适配的卡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电机6旋转带动副齿轮3通过与主齿轮2齿的咬合关系,加上主齿轮2与磁环21、勾线针19同圆心,使主齿轮2带着夹持气缸10夹持着磁环绕着勾线针19做圆周运动,实现规则排线的目的;
主齿轮2固定在底板17上,副齿轮3固定在电机6上,电机6固定在第一安装板4上,第一安装板4安装在滑块5上,滑块5安放在底板17与轨道盖板形成的密闭空间内,主齿轮2的限位针18限制排线角度,保证副齿轮3不脱离主齿轮2;
第二安装板7通过卡位槽固定在第一安装板4上,旋转气缸8固定在第二安装板7上,夹持气缸10通过夹持第三安装板9安装在旋转气缸8上,通过改变夹持治具11来适应不同磁环21更换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泰顺友电机电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泰顺友电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545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