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居家养老看护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54121.4 | 申请日: | 2021-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350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忠林;吴大军;刘峰;张强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米力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1/04 | 分类号: | G08B21/04;G08B21/18;G08B2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沁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84 | 代理人: | 另婧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居家 养老 看护 终端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功能居家养老看护终端,包括智能底座和卡式终端,所述智能底座包括底座主控单元、传感器单元、警示单元、底座通信单元,所述卡式终端包括终端主控单元、触控单元、定位通信单元、对讲单元、终端通信单元。本发明涉及一款看护终端,该看护终端未采用现有设备中常见的摄像头,而是通过藏于夜灯中的微波探头来监测用户的活动,加以分析用户的日常活动频率,及时将用户活动频次数据上报给后台服务器,起到监控用户活动情况、甚至预判用户活动规律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多功能居家养老看护终端,属于看护终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日益加重,中国老年人的数量日益增多,老年人所占人口比例也越来越高:截至2019年底,65岁及以上人口达17603万,占总人口的12.6%;截至2020年,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预计将增加到2.55亿人左右,占总人口比重提升到约17.8%,高龄老年人将增加到2900万人左右,独居和空巢老年人将增加到1.18亿人。同时,老年人面临着陪护、养老等诸多社会问题,但是由于年轻人工作繁忙,常无法顾及照顾到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且中国人的养老观念倾向于选择居家养老。根据相关调研,选择独自居家养老的老年人占90%,只有约10%的老年人选择机构养老。
目前,政府以及社会各相关企业大多利用一键呼叫、红外探测、燃气报警、视频监控等物联网终端对独自居家养老的老年人进行看护、远程监控,并建立了一套相关的管理和看护流程。
但现有的看护终端和流程存在以下缺点:1.监控报警终端没有与日常生活融合起来,大多为摄像头,老人会觉得日常生活被监控,产生抵触情绪,甚至不愿意安装开启终端,不利于老年人的看护;2.很多无线类终端都是单向监测,即只能将数据发送到后台,无法远程甄别数据是否是误报,若误报的情况较多则会无形增加居委会和小区保安的工作量,不利于节省人力物力;3.部分终端是固定在某个家具上进行使用,位置不能移动,因此只能在室内某固定地点进行监测,无法携带出去;4.缺少各项传感器,无法确定老人的居住环境是否安全。因此,根据上述的诸多不足之处急需要研发一款智能化看护终端。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居家养老看护终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多功能居家养老看护终端,包括智能底座和卡式终端;
所述智能底座包括:
底座主控单元,用于处理输入的数据并进行信息传输;
传感器单元,用于采集用户的活动行为和住所的安全情况;
警示单元,用于在住所发生安全问题和所述卡式终端需要充电时发出警报以提示用户;
底座通信单元,用于实现所述智能底座和卡式终端间的数据交换;
所述传感器单元采集的数据传输至所述底座主控单元中,并经过所述底座主控单元的处理后通过所述底座通信单元将处理信息传输至所述卡式终端中;
所述卡式终端包括:
终端主控单元,用于处理接收的数据并进行信息传输;
触控单元,用于向所述终端主控单元输入不同功能的指令;
定位通信单元,用于产生位置信息并与后台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
对讲单元,用于用户和后台服务器的语音数据通信;
终端通信单元,用于实现所述卡式终端和智能底座间的数据交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米力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米力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541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物联网系统的大数据处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计算机机箱的防尘散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