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反冲洗预过滤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53760.9 | 申请日: | 2021-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920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陈雪明;谢丰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29/35 | 分类号: | B01D29/35;B01D29/66;B01D35/143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超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冲洗 过滤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反冲洗预过滤器。壳体内设有多孔滤筒,多孔滤筒上端由设置在上盖板上的挡块压紧,多孔滤筒下端带有外凸缘,外凸缘搁置在壳体内壁的环状支架上;壳体左侧设有进水口,进水阀与进水口相连,上盖板中心设有出水口,下盖板中心设有排污口,排污口与排污阀相连。滤筒上的滤孔设置为锥形小孔,有利于反冲洗时杂物脱落外排。本发明通过压差计自动监测进水侧和出水侧的压力差,监测到压差达到预设值时,自动启动反冲洗,无需人工操作,适用于农村饮用水工程的预过滤环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过滤器,尤其是涉及适用于农村饮用水预过滤处理的一种自动反冲洗预过滤器。
背景技术
农村饮用水水源一般以山塘水、湖泊水、山泉水、水库水和井水等为主,这些水源中往往含有许多较大的杂物,包括树枝、树叶、小鱼、小虾以及其他的悬浮物等,这些杂物随水流被挟带入饮用水处理系统中,会对处理设备的正常运行产生一定影响,故在絮凝、沉淀、过滤等处理单元之前,需首先进行预过滤将其截留。目前多采用滤网过滤,但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杂物会在滤网上不断累积,导致滤孔堵塞,过滤效率降低,此时需要打开过滤器进行滤网更换或人工清洗,当杂物较多时,例如秋季落叶增多,则滤网的更换或清洗频率增加。这种方式不仅效率低,且增加了人力成本。目前,也有部分采用自动清污的过滤设备,但由于杂物在滤网中有较强的附着力,为了提升杂物的去除效率,在进行反冲洗时常常需要借助机械外力的作用,操作繁琐。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反冲洗预过滤器,以解决滤网容易堵塞、人工更换以及清洗繁琐的问题,使过滤器实现自动反冲洗,以用于农村饮用水工程的预过滤环节。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主要由上盖板、壳体和下盖板组成;壳体上下端分别连接安装上盖板和下盖板,壳体内设有多孔滤筒,多孔滤筒下端带有外凸缘,外凸缘搁置在壳体内壁固定的环状支架上,多孔滤筒上端由设置在上盖板底面凸出的挡块压紧,壳体底部设有进水口,进水口位于多孔滤筒下方,进水口经进水阀与饮用水水源取水管道相连;上盖板中心设有出水口,下盖板中心设有排污口,排污口经排污阀和杂物收集装置相连;所述的壳体外设有压差计,压差计分别和壳体顶部内和底部内连通。
所述的压差计分别连通到多孔滤筒上方的壳体顶部内以及多孔滤筒下方的底部内。
所述多孔滤筒的下侧开口,多孔滤筒的上表面和周围侧面均开有大小均匀的锥形滤孔,锥形滤孔的内侧孔径大于外侧孔径。
所述多孔滤筒的上表面与上盖板下侧之间以及多孔滤筒的侧面与壳体内壁之间均留有间隔空间。
所述多孔滤筒下端带有外凸缘,外凸缘外径小于壳体内径,二者之间留有缝隙。
所述环状支架焊接固定于壳体靠近底部的内壁上。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滤筒上的滤孔设置为锥形小孔,进水一侧孔径较大,出水一侧孔径较小,有利于反冲洗时杂物脱落外排;
预过滤器外壳上装有压差计,用于监测进水侧和出水侧的压力差,当压差达到预设值时,自动启动反冲洗,无需人工操作。
本发明适用于农村饮用水工程的预过滤处理环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图。
图2是多孔滤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出水口,2、上盖板,3、挡块,4、多孔滤筒,5、压差计,6、壳体,7、环状支架,8、进水阀,9、进水口,10、下盖板,11、排污口,12、排污阀,13、锥形滤孔,14、外凸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537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