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计算机联锁系统的自动化测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52316.5 | 申请日: | 2021-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650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黄仁欢;聂超;钟朱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号万全信号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 |
代理公司: | 杭州快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93 | 代理人: | 杨冬玲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计算机 联锁 系统 自动化 测试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算机联锁系统的自动化测试方法,包括获取联锁站场数据和联锁规则信息,确定所述联锁站场数据中的联锁站所对应的N条进路,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等待选择其中一个联锁站和所述其中一个联锁站对应的至少一条进路以及所述联锁规则信息中的至少一条规则的请求;响应所述请求,得到测试结果,本发明是一个计算机联锁的自动化测试平台,根据一定的联锁测试规则实现联锁测试用例的自动生成、根据测试人员自主选择联锁规则项,进而自动执行所选规则用例的过程,最后导出测试结果报表,极大保障了锁测试准确性和全面性,可以极大节约时间和人力成本,提高测试的准度和精度,达到测试计算机联锁逻辑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路信号计算机联锁测试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计算机联锁系统的自动化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联锁是指为了保证铁路车站行车和调车作业的安全,在信号机、道岔和进路之间通过技术手段建立的相互制约关系,其中进路是指在站内,列车、调车机或车列从一个地点到另一个地点所运行的经路。
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以及可靠性和容错理论技术的迅速提高和发展,计算机联锁系统逐渐取代电气集中联锁系统成为当前车站联锁系统的主要发展方向。计算机联锁系统是一个实时安全控制和防护系统,所以要求系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安全性,必须满足铁路信号系统的故障导向安全的原则。对于这样一个高可靠性、高安全性、高稳定性且规模较大、对实时逻辑要求严格的安全苛求系统,投入使用之前对其进行全面严格的测试是非常必要的。很长时间以来,在车站信号联锁工程中,系统测试都采用人工测试方法,这种方法由于本身存在测试效率低下和测试不充分的缺陷,与计算机联锁技术发展水平越来越不相适应,亟需实现自动化测试代替人工测试,从而保障联锁测试准确性和全面性,缩短测试周期,并消除人工测试可能引起的失误。
现有技术中,已经采用自动化测试代替人工测试,关于临时限速报文的测试,指的是模拟测试列车在运行中限速可能出现的故障问题,从而保障列车的安全运行;另有采集各种设备状态信息进行复杂的逻辑运算后,控制铁路信号机的灯光显示和道岔设备的动作,对其进行测试,但是所测试的项目只是针对其中的某一块,并没有对列车运行过程中所有可能存在的情况进行测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联锁系统的自动化测试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对铁路信号系统测试不全并且还存在人工测试失误和测试周期过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种计算机联锁系统的自动化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联锁站场数据和联锁规则信息,确定所述联锁站场数据中的联锁站所对应的N条进路,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
等待选择其中一个联锁站和所述其中一个联锁站对应的至少一条进路以及所述联锁规则信息中的至少一条规则的请求;
响应所述请求,得到测试结果。
获取联锁站场数据和联锁规则信息,所述联锁站场数据包含基本的站场图元信息,如信号机、道岔、区段、I/O,还包括进路表信息和图元逻辑连接信息,联锁规则编号表示对各个联锁测试规则进行唯一的编号,其中,所述联锁站场数据包括多个联锁站,每一个联锁站包括多条进路,并对每一条进路进行编号,选择要测试的一个或多个联锁站和联锁站对应的一天或多条进路,以及测试该进路要选用的一条或多条联锁规则进行测试,得到测试结果与规则下的预期结果做比较,预期结果只有否定或肯定两种,该联锁站在该规则下的逻辑测试是否正确是它两逻辑与的结果。
作为优选,获取联锁站场数据和联锁测试规则,确定所述联锁站场数据中的联锁站所对应的N条进路,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包括:
获取联锁站场数据,所述联锁站场数据包括至少一个联锁站,所述至少一个联锁站包括N条进路,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并确定所述N条进路的进路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号万全信号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通号万全信号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523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