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遥感大数据的跨界服务应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51958.3 | 申请日: | 2021-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329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尚永衡;尹建伟;吴朝晖;沈正伟;谭哲越;苏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6/55 | 分类号: | G06F16/55;G06F16/5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松海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遥感 数据 服务 应用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遥感大数据的跨界服务应用方法,通过对遥感大数据的行业应用元模型的研究和抽取,生成一个融合型的多行业跨界融合元模型,并用该元模型来指导遥感图像解译、分类,以及遥感信息服务化包装,然后通过信息服务的匹配并应用到国土、农业、水利等不同的行业,实现遥感大数据的服务化和跨界共享。本发明可以有效的消除行业壁垒,为遥感数据应用的服务化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方案,为后续遥感数据应用市场的拓展提供了支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遥感大数据的跨界服务应用模型,广泛运用于空天信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和航天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卫星被部署在轨道并对全球进行全方位的感知,遥感数据的数据量也随着卫星数量的增加而成几何倍数增长。根据公开信息显示,我国陆地卫星的数据量已经超过了100PB,并在2025年将超过1400PB,数据量的增加,也扩大了遥感在不同行业的应用,但是目前的应用主要是行业的垂直应用,比如国土行业,用户首先是获取遥感图像,对图像进行预处理、解译、信息提取,最后是示范应用。而其他行业的应用和国土行业用户是走同样的流程,行业之间互相不通,形成严重的信息孤岛现象,严重阻碍遥感产业化生态建设。然而在做图像解译和信息提取时,国土需要解译的目标包括土地的利用现状信息,而在农业、林业、城建、水利等行业也需要解译同样的信息,所以所有的行业既有融合又有差别,基于此我们提出了该发明可以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遥感大数据的跨界服务应用方法。
一种基于遥感大数据的跨界服务应用方法,步骤包括行业服务元模型抽取、行业服务元模型跨界融合、遥感图像信息服务化包装和遥感图像信息服务匹配;所述的行业服务元模型抽取是针对不同行业用户中应用的多元、目标多样和流程可变需求特点,基于每个行业应用的概念,建立面向生态的跨界服务元模型,为后续多行业跨界融合提供基础;所述的行业服务元模型融合是在行业服务元模型抽取的基础上提取不同行业的共同特征和异构特征,并通过微服务技术对这些特征进行服务化包装,最终实现一个统一的多行业跨界融合模型;所述的遥感图像信息服务化包装是在多行业跨界融合模型的指导下,对预处理后的遥感图像进行解译与分类,信息服务化包装,并为后续的遥感图像信息服务匹配提供基础的服务内容。
所述的行业包括国土、农业、林业、城建、水利行业。
所述的遥感图像信息服务匹配通过遥感图像信息服务和多行业跨界融合模型的特征进行匹配,并最终形成不同的行业应用,完成多个行业的跨界共享。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可以有效的消除遥感应用时所产生的行业壁垒,提高遥感产业应用和生态建设。
(2)该发明为遥感数据应用的服务化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方案,为后续遥感数据应用市场的拓展提供了支撑。
(3)打通了遥感行业应用壁垒,提高了遥感数据应用的效能。
附图说明
图1基于遥感大数据的跨界服务应用方法的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遥感大数据的跨界服务应用,包括行业服务元模型抽取、行业服务元模型跨界融合、遥感图像信息服务化包装和遥感图像信息服务匹配;所述的行业服务元模型抽取是针对不同行业用户中应用的多元、目标多样和流程可变需求特点,基于每个行业应用的概念,建立面向生态的跨界服务元模型,为后续多行业跨界融合提供基础;所述的行业服务元模型融合是在行业服务元模型抽取的基础上提取不同行业的共同特征和异构特征,并通过微服务技术对这些特征进行服务化包装,最终实现一个统一的多行业跨界融合模型;所述的遥感图像信息服务化包装是在多行业跨界融合模型的指导下,对预处理后的遥感图像进行解译与分类,信息服务化包装,并为后续的遥感图像信息服务匹配提供基础的服务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519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