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工地钢筋回收缠绕辊机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51660.2 | 申请日: | 2021-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972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云 |
主分类号: | B65H54/40 | 分类号: | B65H54/40;B65H57/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1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工地 钢筋 回收 缠绕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工地钢筋回收缠绕辊机,包括支架,支架的一侧设置有撑架,撑架的上端设置有横管,横管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直立管,且横管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直立管,第一直立管的下端设置有第一连接管,第二直立管的下端设置有第二连接管,第一直立管的一侧设置有固定钢板,且第一直立管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摆杆,固定钢板的上端设置有第一电机,第一摆杆的内部贯穿有第一腰型孔,第一腰型孔中连接有第一配重块;本发明中导向组件在卷绕时,依靠导向轴的摩擦力防止钢筋快速持续的跳动,防止钢筋跑偏,从而保证钢筋的稳定卷绕,且能根据卷绕程度调节高低位置,操作简单,同时止转片的设计,能在停卷时防止钢筋松垮,保证了卷绕密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筋缠绕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建筑工地钢筋回收缠绕辊机,更具体的是一种建筑工地钢筋回收缠绕辊机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建筑工地随处可见丢弃的钢筋、钢丝及卷材等,同时钢筋、钢丝及卷材在成型后需要将其卷绕至专用卷筒上,以便于出厂并进行运输和保护;另一方面,对废旧钢筋、钢丝及卷材等在建筑工地上随处丢弃的废弃品,要进行收集回收利用等要求,展开的钢筋、钢丝及卷材等无法进行收集处理,因而,需要一款用于建筑工地钢筋缠绕装置来回收再利用物品,目前的钢筋缠绕机缺少导向功能,以致于在卷绕时,常常会因为速度过快而使得钢筋快速持续的跳动,而且会使钢筋、钢丝及卷材等跑偏,使得卷绕混乱和卷绕的不均匀,影响了卷绕效果,不均匀的卷绕效果会造成重新回退并再次卷绕的工作量,造成极大困惑。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工地钢筋回收缠绕辊机,通过钢筋的一端穿过第一导向轴和第二导向轴之间,并将钢筋绕设在绕线盘上,然后启动第二电机让整个钢筋缠绕辊机开始运行,且随着第二电机的运转会带动主轴的运转,且随着主轴的运转会带动绕线盘的转动,且绕线盘的转动会带动绕线盘上的钢筋转动,从而让钢筋在绕线盘上进行缠绕;且钢筋在绕线盘上缠绕的过程中,第一导向轴和第二导向轴在钢筋缠绕的过程会依靠摩擦力与钢筋相贴合,从而让钢筋在缠绕的过程中不会快速跳动和跑偏,此时开启第一电机,且随着第一电机的运行会带动第一摆杆和第二摆杆做上下运动,从而通过第一电机的运转来调整第一摆杆和第二摆杆的位置,且随着第一摆杆和第二摆杆的摆动从而调节第一导向轴和第二导向轴的高低位置,让钢筋在绕线盘上缠绕的过程中保持一种稳定的状态;且在第一摆杆和第二摆杆的摆动过程中,需通过第一腰型孔和第二腰型孔来调节第一配重块和第二配重块的位置,且随着调节第一配重块和第二配重块的位置从而增加或减小第一摆杆和第二摆杆的摆动阻力,然后随着增加或减小第一摆杆和第二摆杆的摆动阻力来加快或减慢第一电机的调整速度;随着第一电机的速度调整,从而让钢筋在绕线盘上缠绕的过程中保持一种稳定的状态,且当钢筋在绕线盘上缠绕到一定厚度时,感应器的感应端感应到钢筋的卷绕厚度,从而会关闭第二电机和第一电机,让绕线盘停止缠绕,从而让整个钢筋缠绕辊机停止运行;此时将第一旋钮和第二旋钮卸下,并从整个钢筋缠绕辊机中取下绕线盘换上空的绕线盘,且换上新的绕线盘时,需将第一旋钮和第二旋钮装上,从而进行下一个卷绕过程;当钢筋缠绕完时,需关闭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让整个钢筋缠绕辊机停止运行,此时需将绕线盘取下,在将止动片安装到绕线盘上,接着将空的绕线盘换上去并拧紧第二旋钮和第一旋钮,至此整个钢筋缠绕完成;本发明的导向组件能在卷绕时,依靠第一导向轴和第二导向轴的摩擦力防止钢筋快速持续的跳动,防止钢筋跑偏,从而保证钢筋的稳定卷绕,并提高了卷绕效率,且能根据卷绕程度调节高低位置,操作简单,同时,止转片的设计,能在停止卷绕时防止钢筋松垮,保证了卷绕密度,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钢筋在成型后需要将其卷绕至专用卷筒上,以便于出厂并进行运输和保护,目前的钢筋缠绕机缺少导向功能,以致于在卷绕时,常常会因为速度过快而使得钢筋快速持续的跳动,而且会使钢筋跑偏,使得卷绕混乱和钢筋卷绕的不均匀,影响了卷绕效果,不均匀的钢筋还需要重新回退并卷绕,卷绕效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第一个技术方案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云,未经李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516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