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富集白藜芦醇和去除花生致敏蛋白的花生芽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48490.2 | 申请日: | 2021-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893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许先猛;王顺民;陈明;顾学威;彭文苹;徐为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1/00 | 分类号: | A01C1/00;A01C1/08;A01C1/02 |
代理公司: | 芜湖众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8 | 代理人: | 端木传斌 |
地址: | 241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富集 藜芦 醇和 去除 花生 蛋白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集白藜芦醇和去除花生致敏蛋白的花生芽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选种、种子处理、催芽、发芽;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花生浸种后吸水率增加,种子活力提升,提高了花生种子的发芽率,花生种子经过预处理后再使用微波处理诱导和喷施外源L~苯丙氨酸(L~phenylalanine,L~Phe)促进花生种子发芽,提高花生芽白藜芦醇含量,同时去除Arah1蛋白等致敏蛋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生产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富集白藜芦醇和去除花生致敏蛋白的花生芽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是世界最大花生生产国,中国花生总产占世界总产的36.4%;花生种子中富含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和白藜芦醇等生物活性成分,其营养保健和防病功能对改善中国居民的营养与健康状况具有重要意义。白藜芦醇是一种纯天然的植物抗氧化剂,花生根、茎、叶、壳、种衣、籽粒中均含有白藜芦醇,白藜芦醇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抗癌、抗肿瘤、预防心血管疾病等显著生理功能,但是花生种子中白藜芦醇含量较低;同时,花生种子中含有Arah1蛋白等花生过敏原蛋白,容易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甚至威胁到生命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富含生物活性成分、去除Arah1蛋白等花生过敏原蛋白的富集白藜芦醇和去除花生致敏蛋白的花生芽生产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所提供的一种富集白藜芦醇和去除花生致敏蛋白的花生芽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选种、种子处理、催芽、发芽。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富集白藜芦醇和去除花生致敏蛋白的花生芽生产方法,选种,选形态外观完整,均匀,颗粒饱满,种衣完整光亮,无霉变、虫蛀的花生。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富集白藜芦醇和去除花生致敏蛋白的花生芽生产方法,种子处理,包括种子消毒、浸种、微波处理,将花生种子没入高锰酸钾溶液消毒,然后用无菌去离子水冲洗5~7次,将种子表面高锰酸钾冲洗干净;冲洗干净的花生种子浸泡在加入无菌去离子水的种盘中,浸种温度35~40℃,浸种时间为6~10h;过滤后将花生种子微波处理,微波功率100~600W,处理时间10~30s。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富集白藜芦醇和去除花生致敏蛋白的花生芽生产方法,催芽,微波处理后的花生种子平铺于种盘中,30~35℃催芽12~24h至种子露白发芽。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富集白藜芦醇和去除花生致敏蛋白的花生芽生产方法,发芽是将露白发芽的花生种子均匀播种在花生发芽盘中,温度25~30℃,湿度60%~90%条件下避光发芽2~6天,每8h对花生芽喷施0.5~1.5mmol/L外源L-Phe至花生芽表面润湿。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富集白藜芦醇和去除花生致敏蛋白的花生芽生产方法,种子消毒的高锰酸钾溶液浓度0.3~0.5%,温度为20~25℃,消毒时间为15~45min。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富集白藜芦醇和去除花生致敏蛋白的花生芽生产方法,花生种子纯质率≥96%,水分≤9.0%,无杂质,色泽气味正常。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富集白藜芦醇和去除花生致敏蛋白的花生芽生产方法,发芽盘为网眼苗盘,包括托盘和底盘,托盘均布网眼,花生芽朝下播种在花生发芽盘托盘网眼中,底盘中放置1/3~2/3无菌去离子水。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富集白藜芦醇和去除花生致敏蛋白的花生芽生产方法,托盘网眼孔径为2~5mm。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花生浸种后吸水率增加,种子活力提升,提高了花生种子的发芽率,花生种子经过预处理后再使用微波处理诱导和喷施外源L-Phe促进花生种子发芽,提高花生芽白藜芦醇含量,同时去除Arah1蛋白等致敏蛋白,本发明公开的技术方案工艺简单,生产周期短,花生芽产量高,实验结果显示,致敏蛋白没有检出。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程大学,未经安徽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484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力负差节能加热管
- 下一篇:核电站安放式管座角焊缝超声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