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弯曲轴线管件低压成形专用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47668.1 | 申请日: | 2021-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935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发明(设计)人: | 陈钢;刘培星;初冠南;侯晓英;金光宇;殷继丽;郝亮;任东;曹光明;展英姿;李平;汤化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钢铁集团日照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6/045 | 分类号: | B21D26/045;B21D26/047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74 | 代理人: | 杜忠福 |
地址: | 2768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弯曲 轴线 低压 成形 专用 模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弯曲轴线管件低压成形专用模具,包括上模、上模板、模座、下模板,所述下模板上侧两端设有模座,两模座上侧设有下模和上模,上模上侧设有上模板,两模座一端均设有台架,台架上侧设有滑轨,滑轨上侧设有U形滑块,U形滑块的U形槽内设有管坯,管坯两端设有密封头,台架上设有密封油缸,密封油缸与密封头连接,两模座上侧管坯外侧均设有压块,压块与上模板之间通过氮气弹簧连接,模座上端内侧设有侧推模,侧推模与模座之间通过侧推油缸连接。一种弯曲轴线管件低压成形专用模具,成形件容易取出,模具型腔易维护;将管坯的压扁、合模成形融为一体,可以在一套模具中实现管坯的弯管、压扁和加压成形工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弯曲轴线管件低压成形专用模具。
背景技术
内高压成形作为一种国际先进制造技术,正逐步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等领域。在内高压成形技术中,膨胀变形是使管坯贴膜成形的主要方式,但膨胀变形模式的成形压力高,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同时由于成形压力大,高压源和压力机设备的成本也非常高。
管材低压镦胀成形是一种全新的管材成形工艺[专利名称:一种复杂截面中空构件低压镦胀成形方法,申请号:201510999744.3],也称充压镦形。在内压的支撑作用下,模具合模力使管坯截面先发生弯曲变形,后发生压缩变形,最终与模具贴合。此工艺无需高压整形,实现了复杂截面空心构件的低压成形。由于该工艺为压缩变形模式,克服了对超高压的过渡依赖。主要包括:上料、密封、模具下压、内压升高、合模、泄压开模等步骤。
充压镦形的模具形式与传统内高压成形完全不同,传统内高压成形为了开模取件,通常在截面最宽处水平分模,首先合模将管如型腔,之后逐渐增压使管壁贴膜。而在低压镦形中,为了使截面周长缩短,管壁在内压的支撑下与下模型腔贴合,之后上模对截面施加竖直方向的变形驱动力。上模为凸模形式,下模为凹模形式;下模存在两个竖直壁,若管件轴线在竖直方向上落差较大,则凹模型腔非常深。
在充压镦形时凹模侧壁会有一定的弹性变形,泄压后弹性恢复使下模型腔对零件的夹紧力很大,给开模取件造成了很大困难,甚至会使成形件发生变形而成为废品。另一方面,下模为凹模形式,在成形过程中型腔内不可避免的会掉入一些杂质,清理时非常困难,影响生产效率。
因此,为了解决弯曲轴线的充压镦形过程中,因下模型腔深度大造成的取件困难和清理困难等问题,需要提出一种新的管材充压镦形专用模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弯曲轴线管件低压成形专用模具,成形件容易取出,模具型腔易维护;将管坯的压扁、合模成形融为一体,可以在一套模具中实现管坯的弯管、压扁和加压成形工序。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弯曲轴线管件低压成形专用模具,包括上模、上模板、模座、下模板,所述下模板上侧两端设有模座,两模座上侧设有下模和上模,上模上侧设有上模板,两模座一端均设有台架,台架上侧设有滑轨,滑轨上侧设有U形滑块,U形滑块的U形槽内设有管坯,管坯两端设有密封头,台架上设有密封油缸,密封油缸与密封头连接,两模座上侧管坯外侧均设有压块,压块与上模板之间通过氮气弹簧连接,模座上端内侧设有侧推模,侧推模与模座之间通过侧推油缸连接。
进一步,所述上模板与上模之间通过螺栓固定。
进一步,所述上模为倒L形。
进一步,所述上模与模座之间设有润滑板,所述侧推模与模座之间设有润滑板。
进一步,所述压块为Ω形,且Ω形上圆弧半径大于管坯半径。
进一步,所述上模圆角刀刃处、下模圆角刀刃处均设有圆角镶块,圆角镶块为模具钢或铜合金
进一步,所述密封头内打通孔与高压管相连。
进一步,所述密封头与密封油缸之间相连或不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钢铁集团日照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钢铁集团日照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476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