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修复养殖废水的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45203.2 | 申请日: | 201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378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5 |
发明(设计)人: | 陈英;吕伟德;孙永跃;陈国华;郑华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百川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0 | 分类号: | C02F9/00;C02F103/20;C02F101/10;C02F3/32;C02F7/00;C02F1/52;C02F1/76;C02F1/6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兰锋盛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04 | 代理人: | 罗炳锋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黄***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修复 养殖 废水 工艺 | ||
本发明属于环保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修复养殖废水的工艺,其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制备藻微球,步骤2)养殖废水预处理,步骤3)废水修复处理。本发明工艺中采用了藻微球制剂,处理效率高,简易可行,环境友好性强。
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7年12月14日提交的发明名称为“一种用于修复养殖废水的工艺”的第201711334763X号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公开的内容整体引用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修复养殖废水的工艺。
背景技术
养殖废水是由养殖业产生的废水。随着集约化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由投饲产生的代谢物、残饵有机物及氨氮等无机物已成为新的污染源,同时日益老化、污染的水环境也制约了养殖业进一步发展。养殖废水具有典型的“三高”特征,COD高达3000-12000mg/l,氨氮高达800-2200mg/l,P超标数十倍。限于养殖业是薄利行业,目前的处理工艺仅能针对COD的大幅削减,而对氨氮磷等达标排放尚存在很大的技术经济难度。规模化畜禽养殖废水处理目前已引起养殖场业主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采取一系列防治措施及选用经济、高效的处理技术已刻不容缓。随着国家污水排放标准日益更新,高浓度养殖废水达标排放问题更加突出。
目前来采用的养殖废水处理工艺主要有:组合式稳定塘工艺, UASB+SBR工艺,ZWD新型沼气池+生物循环处理工艺,强化预处理+高效折流厌氧反应器+氧化塘以及多级酸化-人工湿地处理工艺等。国内外虽然对养殖场废水的处理虽有许多研究,也有上述的一些处理方法,但是,从已有的报导资料综合分析,目前无论哪种方法处理效果都不理想,或是出水水质达不到排放要求,或是成本太高而无法在我国推广应用。
由于养殖废水中均含有大量藻类生长所需的氮、磷以及其他营养物质,将水处理与藻类的规模化培养结合起来,既可以使废水达到低成本排放,又可以节约微藻培养的成本,同时微藻中还含有很多的高附加值产物。目前已经有一些关于藻类处理废水的报道,中国专利技术“一种利用小球藻净化猪场发酵废水的方法”,采用小球藻驯化培养,然后处理废水,该方法需要对小球藻进行驯化处理,净化之后需要对小球藻絮凝沉淀处理,并且处理时间较长,上述缺陷增大了应用难度。现有技术需要开发一种更加高效简易的处理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修复养殖废水的工艺。本发明工艺技术采用了复合藻制剂,处理效率高,简易可行,环境友好性强。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修复养殖废水的工艺,其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制备藻微球,步骤2)养殖废水预处理,步骤3)废水修复处理。
具体地,
所述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制备藻微球:将小新月藻液、斜生栅藻液以及镰形纤维藻液按照2:1:1的体积比混合得到混合藻液,然后加入占混合藻液二分之一体积的浓度为5wt%的海藻酸钠水溶液、占混合藻液2%重量份的尿素以及占混合藻液4%重量份的碳酸氢钠,搅拌均匀,再滴加占混合藻液2倍体积的浓度为2wt%的氯化钙水溶液,边滴加边震荡,滴加完毕后,静置9h,制得藻微球;
步骤2)养殖废水预处理:养殖废水依次通过格栅和泥水分离机,收集固体物质,用作肥料;液体进入曝气池曝气,曝气48h,进入沉淀絮凝池,沉淀絮凝时间6-9h,上层液体进入消毒池,采用次氯酸钠消毒,消毒时间为9-12h,随后进入酸碱调节池,调节pH为7-7.5;
步骤3)废水修复处理:经过预处理后的废水排入到藻类净化池,按照藻微球100-300g:1吨废水的比例接种于液体中,处理时间为6-7天,最后进行藻水分离,排出液体。
优选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百川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百川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452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垃圾分类前期脱水烘干装置
- 下一篇:多功能碟式聚光光催化反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