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耳鼻喉科用医疗床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45106.3 | 申请日: | 2021-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09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梅伯寿 |
主分类号: | A61G13/06 | 分类号: | A61G13/06;A61G13/10;A61G1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112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耳鼻喉科 医疗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耳鼻喉科用医疗床,涉及耳鼻喉科技术领域,包括底板,底板的顶部设有用于高度调节的高度调节结构,高度调节结构包括转动板、第一驱动电机、转动杆、螺纹槽、滑板、直板、活动板、直块、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限位活动块的外壁与限位滑动槽贴合滑动连接;L形板的外端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杆,第一螺纹杆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弧形压板,弧形压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压板;第一螺纹杆的顶部和第二螺纹杆的外端均固定连接有螺母,第一驱动电机和直板均与底板固定连接,第一螺纹杆的底部通过固定连接的轴承与弧形压板转动连接。本发明整体高度便于根据医护人员的高度进行调节,方便调节至适合不同身高的医护人员进行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耳鼻喉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耳鼻喉科用医疗床。
背景技术
耳鼻咽喉科原名“五官科”,后经历卫生部改革之后正式命名为“耳鼻咽喉科”耳鼻咽喉科疾病的分类主要从耳朵、鼻子、咽喉这几个部位常发生的一些疾病来分。常见的耳鼻咽喉科疾病主要有:
1、耳部疾病:中耳炎、耳鸣、外耳炎、耳聋、鼓膜穿孔、鼓膜修补、听力障碍;
2、鼻部疾病:急性鼻炎、慢性鼻炎、鼻窦炎、鼻息肉、过敏鼻炎、鼻部整形;
3、咽喉疾病:喉炎、咽喉炎、急性咽喉炎、慢性咽炎、腺样体肥大、扁桃体炎、鼾症(打呼噜)声带息肉、声带息肉、急性咽炎以上为耳鼻咽喉科疾病分类中比较常见的病症。除这些之外,耳鼻咽喉科还有慢性中耳炎、鼻中隔偏曲等等。
耳鼻喉科在临床手术时需要使用医疗用具,医疗用具中医疗床较为重要的一种,现有医疗床高度调节不方便,不方便调节至适合不同身高的医护人员进行使用,同时,患者在医疗床上不方便调整身体,对于患者侧面部位进行手术时需要医护人员进行弯腰进行,增加了工作压力,不利于手术安全进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耳鼻喉科用医疗床,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耳鼻喉科用医疗床,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设有用于高度调节的高度调节结构(2),所述高度调节结构(2)包括转动板(201)、第一驱动电机(202)、转动杆(203)、螺纹槽(204)、滑板(205)、直板(206)、活动板(207)、直块(208)、第一锥齿轮(209)和第二锥齿轮(210),其中:所述直板(206)通过固定连接的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杆(203),所述转动杆(203)对称开设有螺纹槽(204),所述转动杆(203)通过螺纹槽(204)对称螺纹连接有与底板(1)顶部贴合滑动连接的滑板(205);所述滑板(205)的顶部固定连接的转轴转动连接有转动板(201),所述转动板(201)的顶部通过固定连接的转轴转动连接有直块(208),所述直块(208)对称固定安装在活动板(207)的底部;所述转动杆(203)的中端处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209),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0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210),所述第二锥齿轮(210)与第一锥齿轮(209)啮合连接;
所述活动板(207)的顶部设有用于身体转动的转动结构(3),所述转动结构(3)包括齿块(301)、齿圈(302)、支撑板(303)、弧形板(304)、第二驱动电机(305)、限位滑块(306)、弧形槽(307)和限位滑槽(308),其中:所述支撑板(303)均匀固定安装在活动板(207)的顶部,所述支撑板(303)的顶部开设有弧形槽(307),所述弧形槽(307)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弧形板(304);所述支撑板(303)通过弧形槽(307)贴合滑动连接有弧形板(304),所述弧形板(304)的两侧壁均开设有限位滑槽(308),所述限位滑槽(308)的内壁与限位滑块(306)的外壁贴合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305)固定安装在活动板(207)的顶部中端处,所述第二驱动电机(30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齿圈(302),中间的所述弧形板(304)的内壁均匀固定连接有齿块(301),所述齿块(301)与齿圈(302)配合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梅伯寿,未经梅伯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451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