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慧小区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45069.6 | 申请日: | 2021-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62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朱少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少云 |
主分类号: | E01F13/02 | 分类号: | E01F13/02;E04H4/06;E04H4/12;B01D33/27;F24H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慧 小区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慧小区系统,包括小区健身泳池系统和用于出入健身泳池的门禁系统,所述用于出入健身泳池的门禁系统包括门禁主体,所述门禁主体顶端固定连接有防护顶,所述防护顶底端四侧面边部均均匀安装有辅助照明灯,所述门禁主体底端四侧面底部均开设有进气槽口,所述进气槽口内侧嵌入安装有防尘网,所述门禁主体内侧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隔板,所述安装隔板底端中部固定连接有供气风机,本发明通过门禁系统闸门的转动双向收缩的设计,有效的降低了闸门安装所需要的空间,进而使闸门的安装位置更加自由,缩短了用户进入泳池内部的行程,从而使用户从外界进入到泳池内部的过程更加便捷,提高了门禁系统的使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游泳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慧小区系统。
背景技术
智慧小区是指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从与小区相关的法律法规、行业政策、物业信息、物业服务等方面,为小区居民提供安全、舒适、便利的现代化和智慧化的生活环境。
游泳池是智慧小区中常见的公告场所,人们可以在其中活动或进行比赛,多数游泳池建在地面,根据水温可分为一般游泳池和温水游泳池,分室内、室外两种。目前的游泳池都缺少相应的防溺水机构,只能通过安排现场救援人员和实时监控预防溺水,由于监控和救援人员在预防溺水和实施救援的过程中均具有滞后性,从而使得溺水人员无法被及时救起,同时一旦救援人员出现疏忽,则容易出现溺水现象,降低了游泳池的使用安全性;
同时,发明人在使用小区健身泳池系统时发现,由于传统的用于出入健身泳池的门禁系统的受占地空间的限制,无法在泳池的各个方向均设置闸门,从而导致部分用户在进入泳池前需要围绕泳池行走较长的时间,降低了门禁系统的使用便捷性。本发明中的小区健身泳池系统部分,申请人于同日单独提交了发明专利申请进行保护,本发明主要是针对小区系统整体进行保护。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慧小区系统,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慧小区系统,包括小区健身泳池系统和用于出入健身泳池的门禁系统,所述用于出入健身泳池的门禁系统包括门禁主体,所述门禁主体顶端固定连接有防护顶,所述防护顶底端四侧面边部均均匀安装有辅助照明灯,所述辅助照明灯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门禁主体底端四侧面底部均开设有进气槽口,所述进气槽口内侧嵌入安装有防尘网,所述门禁主体内侧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隔板,所述安装隔板底端中部固定连接有供气风机,所述供气风机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供气风机顶端对应安装隔板顶部位置处通过管道连接有加热风箱,所述加热风箱内侧交错分布有导风板,所述加热风箱内侧对应相应导风板底部位置处均匀固定连接有电加热管,所述电加热管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加热风箱顶端嵌入安装有布风孔板,所述门禁主体四侧边中部对应布风孔板顶部位置处均均匀开设有排风槽口;
所述门禁主体底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基座,两个相邻所述安装基座之间固定连接有安装底杆,所述安装底杆中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盒,所述驱动盒顶面与安装基座顶面共面,且安装基座顶面与地面相齐平,所述驱动盒底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收卷电机,所述收卷电机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驱动盒底端对应收卷电机外侧位置处固定连接有防护盒,所述收卷电机输出轴外侧对应驱动盒内侧顶部位置处套接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盒内侧顶部对应驱动齿轮两侧边部位置处转动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从动齿轮之间相互啮合,所述驱动齿轮底端固定连接有收线辊;
所述收卷电机输出轴顶端对应驱动盒顶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旋转柱,所述旋转柱两侧顶部和底部对称转动连接有倾斜摆杆,所述倾斜摆杆一侧转动连接有防护竖杆,所述倾斜摆杆内侧中部转动连接有连接转块,两个所述连接转块之间固定连接有限位拉伸弹簧,所述驱动盒两侧分别设置有四组倾斜摆杆和防护竖杆,位于末端的所述防护竖杆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磁块,所述门禁主体侧面对应连接磁块一侧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电磁铁,所述收线辊一侧底部固定连接有牵引绳,所述牵引绳末端与位于末端的防护竖杆固定连接,且其他所述防护竖杆底部对应牵引绳外侧位置处均开设有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少云,未经朱少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450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