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向转发欺骗式SAR干扰的波形复合干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42701.1 | 申请日: | 2021-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90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邱晓燕;蔡猛;王鹏飞;蒋洁;卫恒;李亚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S7/38 | 分类号: | G01S7/38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3 | 代理人: | 张妍;徐雯琼 |
地址: | 2002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向 转发 欺骗 sar 干扰 波形 复合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转发欺骗式SAR干扰的波形复合干扰方法,包括:发射信号在不同方位时刻叠加随机初相,发射第一雷达发射信号;接收到回波数据后,乘以补偿因子以抵消随机初相;对补偿回波数据进行SAR成像处理,获得初始成像数据;根据所述初始成像数据,基于共轭梯度法获得自适应初相;雷达向所述成像区域发射一组正交波形,并叠加所述自适应初相,发射出第二雷达发射信号;根据第二雷达发射信号,进行SAR成像处理,获得SAR成像数据,完成波形复合抗干扰。此发明解决了干信比大、杂波幅度抬高导致真实目标无法分辨的问题,通过正交波形捷变,设计自适应初相,最小化真实目标区域内杂波幅度,实现了良好的抗干扰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雷达抗干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面向转发欺骗式SAR 干扰的波形复合干扰方法。
背景技术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通过成像的方式来获得目标的信息,是对地观测和空间侦察的重要手段,在战场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使得对其进行干扰成为当前SAR技术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
欺骗式SAR干扰可以通过较小的功率生成虚假目标,是当前SAR技术研究的热点。有效的欺骗干扰信号与回波信号性质相同,因此成像处理后距离向和方位向都可以获得较高的相干积累增益。
对SAR实施欺骗干扰时,首先通过数字射频存储器(Digital Radio FrequencyMemory,DRFM)截获雷达发射信号,将其变换到基带并存储,然后经过信号处理加上距离和方位偏移信息,最后调制载频并发送给雷达接收机,从而实现欺骗干扰。
因为,DRFM处理速度问题,干扰信号通常会比雷达回波晚一个(或多个)脉冲重复间隔进入雷达接收机。因此,目前常用的抗干扰方法就是通过脉间信号参数捷变、脉间波形捷变和叠加随机初相,利用信号的不确定性使干扰信号无法获得距离向和方位向脉压增益。
专利1:专利号为CN106228201A,专利名称为:一种基于阴影特性的合成孔径雷达抗欺骗式干扰方法,张晓玲等人提出了关于SAR抗欺骗式干扰的方法,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分类方法在图像域实现SAR抗欺骗式干扰;
专利2:专利号为:CN107064886A,专利名称为:一种基于离线计算在线变异的合成孔径雷达欺骗干扰方法,刘永才等人提出在雷达进入干扰机威力范围之前的离线阶段,对雷达参数进行合理性假设;离线阶段根据假设雷达参数,计算并存储SAR传递函数;在雷达进入干扰机威力范围之后的在线阶段,根据实际雷达参数估计值对SAR传递函数进行参数变异;在线阶段,将参数变异后的SAR传递函数与干扰机消隐滤波器点对点相乘,获得干扰机调制函数。
专利3:专利号为:CN201410468299.3,专利名称为:一种基于波形设计的主被动雷达协同抗干扰方法,崔国龙等人提出了关于波形抗干扰的方法,采用主被动雷达协同工作模式,利用被动雷达实时侦测的回波信息,对干扰进行检测和识别,并估计干扰的相关参数,主动雷达利用被动雷达提供的干扰信息,设计最优的发射波形。
文献1:赵宗锋等人发表的论文《基于正交编码捷变和随机初相的星载 SAR抗干扰方法》,通过在相邻慢时刻采用相互正交的脉冲编码信号,使得基于转发的干扰无法获得距离向的匹配压缩增益,同时在每个慢时刻使用随机产生的初始相位,使得干扰信号无法进行方位向聚焦。
文献2:赵宗锋等人发表的论文《随机初相结合调频率极性捷变的 SAR抗干扰》,将发射信号的随机初相和调频率极性捷变技术相结合,使得干扰信号无法充分获得SAR处理器在距离向和方位向的压缩增益。
针对SAR抗欺骗式干扰讨论了通过目标识别、离线计算在线变异方法实现抗欺骗式干扰;针对波形抗干扰的方法讨论了主被动雷达协同工作,利用被动信息设计最优波形。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未经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427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测定油品中水分含量的方法
- 下一篇:采光窗封堵装置及地下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