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41084.3 | 申请日: | 2021-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23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8 |
发明(设计)人: | 黄世斌;黄燕丽;郭智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京极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75/14 | 分类号: | C09J175/14;C08G18/76;C08G18/77;C08G18/81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黄琳娟 |
地址: | 529145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应 聚氨酯 热熔胶 | ||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所述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的原料包括多元醇、第一二异氰酸酯、第二二异氰酸酯和第三二异氰酸酯。其中,多元醇与第一二异氰酸酯、第二二异氰酸酯和第三二异氰酸酯反应后得到产品。在低温(‑5℃以下)、湿度大于50%RH的情况下,采用本发明所述的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进行施胶,对常用基材(PC\ABS\AI\PVC\不锈钢)的粘结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体现为基材的剪切强度有了明显的提升。在该温度下,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的固化时间也有了明显的改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熔胶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
背景技术
热熔胶在室温下呈固体,加热到一定温度就熔融成为粘稠的液体,而冷却到室温后又变为了固体,具有很强的粘结作用,广泛地应用于电子产品的屏幕以及边框粘结中。在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热熔胶市场增长迅速,总产量已占胶粘剂总产量的20%以上,而我国还不到10%。目前我国热熔胶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热熔胶按化学结构分,大概可以分为:(1)聚烯烃类,如PE、PP等;(2)乙烯及其共聚物类,如EVA、EEA、EAA、EVAL等;(3)聚酯类,如PES等;(4)聚酰胺类,如PA等;(5)聚氨酯类,如PU等。按产品形态分,可以分为胶粒、胶粉、胶膜、胶棒等。
热熔胶中一般含有极性很强,化学活泼性很高的异氰酸酯基团和/或氨酯基团,因此与各种材料都具有优良的化学粘结力,而且分子之间通常还含有氢键,有利于高分子内聚力增加,从而使得粘结更为牢固。
普通的热熔胶在常温下,具有优异的快速固化和超高粘结的强度,因此是较为成熟的产品。然而,普通的热熔胶不适用于在低温下的应用,其主要缺陷在于:在低温下粘结时,普通的热熔胶基本无强度;粘结后养生24h,测试后强度较弱或数值趋近于零;固化时间也非常慢。以上缺陷不利于生产后产品的使用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中,术语“开放时间”是指,热熔胶从涂布直到表面仍可以粘接基材的最大时间间隔。热熔胶在开放时间内才有好的粘接效果,开放时间太长或者太短都不利于厂家在生产时的操作。
本发明涉及一种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在低温下具有快速固化以及超高粘结强度的性能。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得以实现。
一种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所述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的原料包括多元醇、第一二异氰酸酯、第二二异氰酸酯和第三二异氰酸酯;
所述第一二异氰酸酯选自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对苯二异氰酸酯、甲基环己基二异氰酸酯、赖氨酸二异氰酸酯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第二二异氰酸酯为丙烯酸改性的二异氰酸酯,所述丙烯酸改性的二异氰酸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环氧树脂与含巯基有机酸反应得到中间产物1,所述中间产物1再与二异氰酸酯或其衍生物反应,得到第二二异氰酸酯;
所述第三二异氰酸酯为植物油改性的二异氰酸酯,所述植物油改性的二异氰酸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植物油在氟硼酸催化下反应得到中间产物2,所述中间产物2再与二异氰酸酯或其衍生物反应,得到第三二异氰酸酯;
其中,所述多元醇中羟基的摩尔数≥第一二异氰酸酯、第二二异氰酸酯和第三二异氰酸酯中异氰酸基的摩尔数之和。
进一步地,所述多元醇选自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所述环氧树脂选自E51环氧树脂、E44环氧树脂、E12环氧树脂、E42环氧树脂、E54环氧树脂、E20环氧树脂、E03环氧树脂、E06环氧树脂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所述含巯基有机酸选自半胱氨酸、乙酰半胱氨酸、高半胱氨酸,3-巯基丙酸、二硫代羧酸或巯基乙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京极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省京极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410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散热芯片封装互连材料
- 下一篇:一种汽车试验场智能化管理系统